阿里参谋长曾鸣:区块链创业长跑需要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

转载
2492 天前
12264
巴比特

曾鸣:湖畔大学教育长、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参谋长。199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博士学位。曾博士自2003年起一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战略顾问。2006年8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集团参谋部资深副总裁。十一月就任中国雅虎代总裁。在此之前任教于长江商学院和INSEAD。

3月1日晚,曾鸣与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在微信群进行了一场精彩对话,曾鸣就阿里巴巴的区块链发展,区块链能否颠覆BAT,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对创业者的建议等话题进行了分享。曾鸣的发言概要如下:

阿里巴巴的区块链探索

阿里的区块链探索从2015年的内部兴趣小组开始,2016年开始有一个尝试性的公益项目。2016年年底阿里的长期战略会讨论当中,也提到了区块链对于未来的重要性。

区块链技术在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的应用是比较顺利的,结合适合的商业场景进行实现快速进步。所以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个信息,蚂蚁金服在公益慈善方面用区块链做的一些积累:到2018年1月份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信息,已经覆盖了两千一百万用户,向八百三十一个公益项目捐赠了3.67亿元,人数达到2.2亿次。这事还是蛮让人惊喜的。

区块链本身是不是颠覆性技术还有待观察

今天的BAT是不是会与区块链擦肩而过?我们必须回答个更本质的问题:区块链本身是不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

这有点像循环定义。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一般的定义就是能够对现有技术进行根本性的挑战,可以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变革。我们从技术本身来看区块链是不是颠覆性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如何判断区块链是不是颠覆性的技术?我自己觉得在这个阶段很难下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判断,还是需要时间去观察。当然肯定有更加坚定的信仰者会觉得它一定是个颠覆性的技术。但是我觉得还有待观察。我举个例子吧,就比如说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当时我其实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移动互联网是不是个颠覆性的技术,还是一个相对来说延续性的技术。

那么,如果是颠覆性的技术的话,像阿里这样的企业要应对。面临的挑战要大的多,如果不是的话,那我们就会幸运的多。所以当时对这个问题是非常谨慎的。但事后看一下来。如果我们从1-100来打分评价一个技术是不是颠覆性的话,那移动互联网也许是六十分左右,就是他一方面对行业格局产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出现了类似今日头条、快手这样的真的是在纯移动互联网的框架下才会出现的一些企业。但是在另一方面,借助移动支付的发展,至少阿里跟腾讯都比较顺利的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现在他的颠覆性,其实没有那么强。

但是反过来,我们看问题的另一面,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是不是个颠覆性的技术,那这个答案是非常非常清楚的。这基本上在两三年之内iphone出来之后传统的手机就是雪崩似的就没有了。所以即使是同一个技术,对于不同的人是否是颠覆性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区块链大的应用机会将出现在哪些领域?

区块链最重要的优势是透明不可更改的分布式账本。有些传统领域还是非常落后的,很适合用这个技术一步到位把这些传统业务搬上线。这是互联网这么多年都还没有覆盖到的领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国际贸易中的用承兑汇票,承兑汇票,这个可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承兑汇票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国际大银行基本上都有近千人的团队。所以像这样的业务,区块链肯定是能够迅速的提高效率改变这个行业的。

还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例子,比如说,跨国海运的提货单。基本上每个环节的单据都还是原始的纸质单据。所以这些领域中区块链肯定能有巨大的价值。但是挑战是,因为传统供应链里面的每一个环节利益纠结比较大,因此改变速度不会太快。

第二个方面,我自己觉得很期待的一个领域。这个在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就是在上一代技术浪潮中炒的特别热的概念,往往由于技术还没到,其实并没有做到或者达到他潜在的预期。那么区块链另外一个很大的优势,从智能合约这个角度来说,就是在点对点的这个层面上。有可能形成更加高效的网状的协同。所以在过去几年很热门的一些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在区块链时代有可能得到发扬光大。

比如众筹,其实今天的众筹应用远远没有我们当初对它想象的那么好;还有共享,其实在很多场合讲过的所谓共享经济完全不是共享经济,只是物理资产的分割碎片化使用。真正的共享至少要有一个点对点的网络来支持;还有一个更让人兴奋的是共创,真正是协同创造新的思想服务等等。基本思路就是符合共享,点对点的协同的这些领域里面,区块链的商业模式的优势可能会比较大。

而这种全新的应用,肯定会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包括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发展都有紧密的关系。比如最近推出的天猫和菜鸟商品溯源的服务,其实就是一物一码一记录,基本上是每个商品有一个独立的ID,全网所有的流通都能被完整的记录下来,跟物联网和算法技术的发展支撑都是有关系的。

区块链的第二浪发展可能会比想象的慢

过去的技术革命周期,来预测全新的区块链是否还适用?区块链的第一浪可能会发展挺快,但是区块链的第二浪的发展,可能会比大家想象的慢。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刚才讲到的就是区块链下一步可能的三个领域的大发展,就第一个领域可能发展会很快。就是记账,使得成本大幅下降,使得原来没有在线的很多商业可以快速的上线这块的发展,应该会很快。因为看得很清楚,没有什么技术跟商业壁垒,只是必要的组织转型跟供应链迁移的时间。

这个可能会和大部分人的判断,很不一样。但是我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密集思考。觉得这个事情虽然这个潜力巨大,但这个挑战的程度的确可能被大大低估了。所以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可能大家需要调整一下预期和心态。

第二个真正的大家想象的区块链的伟大前景,我自己觉得可能发展会更慢。这就是我为什么在那个第二篇文章里面讲到的共识不是信用,区块链技术能保证的所谓共识,离真正的信用还差非常非常的远,大家要真正用设计的方法创造商业制度,是一件超出绝大部分人想象的挑战。所以这个可能会很慢很慢。

应对监管:当下最需要自律和沟通

当下最需要的是自律和沟通,用正面的行为来做示范效应,然后共同探讨监管的方向和具体的政策。我举个例子,大家今天看支付宝可能觉得是件太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没啥大不了的事情。但是支付宝从2003年发布,到2011年中国关于第三方在线支付的法规出台,发第一张牌照,整整走了八年。

在这个整个过程中,从03年开始,一方面,马云很理解这个事情的政策风险。当时内部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承担了很大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他已经做好准备去承担整个风险。在接下来做的过程中,支付宝是非常积极主动和监管沟通的,当时做的任何重要的事情定期给央行有汇报。同时,支付宝从很早开始所有的在途资金都托管在银行。

所以当时虽然外面有很多流言蜚语说支付宝这么大的在途资金,肯定有滥用等等情况,但是因为监管从实际的操作角度,从第一天就知道我们是完全透明的,整个过程都是自律的,有这样的基础,才可以和监管部门一起探索全新业务的发展,最后等到了监管政策的明朗。

这不是阿里集团厉害,阿里集团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没有任何影响力。只是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如果你真的是发心就是为了这个事情长远的好,你认为这个事情对社会总体有价值、有意义,你自然会用最严格的方式去要求自己推动整个大环境的变化。

区块链创业长跑需要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

对于创业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在狂欢的时候,能够跑得多快,更多地是在低谷的时候能坚持住。其实马云有句话是讲得很精彩:他一直很强调阿里人必须是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方面有理想才能走得远,但是另一方面你也必须非常非常的现实,真正面对当下的挑战,你才能够活得下来。所以在区块链这一轮创业中也同样是适合长跑的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就是非常现实的理想主义精神。这两个看起来矛盾,但是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大创新时代,走过高潮和低谷都非常重要。另外我补充一点,从宏观上讲,一个大的技术变革和商业变革的时候一定会有泡沫。因为大家这个时候都是对未来的想象,重赏之下才有勇夫。才愿意有更多的人去冒着高风险尝试对未来。

所以泡沫几乎是一个大的变革早期必然的现象。但是我觉得在宏观上泡沫几乎无可避免,跟在微观上是不是在这个泡沫当中推波助澜,或者你自己在这个泡沫当中能不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自律,这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所以这也是回答我前面讲的,真正能够让你在这样的大变革当中走的远的,真的是初心、愿景和坚持。

谈理想很容易,真正难的是能不能够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这个又回到我们最初的这个讨论就是你的理想有多大,你的愿景有多大,这个世界很公平,你要想拿到长期利益,你就必须放弃一些短期的利益。

所以我觉得对于真正相信比特币的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一些的,没有经历过互联网九十年代末泡沫的这批人来说,更多的相信自己的直觉,想想自己的初心,相信自己对未来的判断。然后更多的去学习快速提升自己,才能够走过未来的五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