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中本聪邮件系列——匿名篇

原创
2090 天前
13589

作者:火讯财经专栏作家  元道   BitTribe Lab(香港)首席布道师


元道论道专栏是BitTribe Lab(香港)首席布道师元道先生倾力打造,凝聚了元道先生多年来对于区块链新世界之道的思考、认识和展望。

《重读中本聪邮件系列——刘健博士对话元道》是本专栏刊出的第一个系列对话,是在这两年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广受关注的大背景下,通过重新静心阅读中本聪在比特币早期时的邮件,深入挖掘中本聪初心,严谨归纳比特币成功之道,集智探索未来发展,从而为关注区块链新世界的人们提供一丝启发。

注:刘健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工学博士,超级计算和分布计算专家,BitTribe Lab发起人之一,现主要从事区块链行业相关工作。

 

01
原文

Title:HOW ANONYMOUS ARE BITCOINS?

Satoshi Nakamoto November 25 2009, 06: 17: 23 PM

Can nodes on the network tell from which and or to which bitcoin address coins are being sent? Do blocks contain a history of where

bitcoins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and from?

Bitcoins are sent to and from bitcoin addresses, which are essentially random numbers with no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When you send to an IP address, the transaction is still written to a bitcoin address. The IP address is only used to connect to the recipient's computer to request a fresh bitcoin address, give the transaction directly to the recipient and get a confirmation.

Blocks contain a history of the bitcoin addresses that a coin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If the identities of the people using the bitcoin addresses are not known and each address is used only once, then this information only reveals that some unknown person transferred some amount to someone else.

The possibility to be anonymous or pseudonymous relies on you not revealing any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bout yourself in connection with the bitcoin addresses you use. If you post your bitcoin address on the web, then you're associating that address and any transactions with it with the name you posted under. If you posted under a handle that you haven't associated with your real identity, then you're still pseudonymous.

For greater privacy, it's best to use bitcoin addresses only once. You can change addresses as often as you want using Options->Change Your Address. Transfers by IP address automatically use a new bitcoin address each time.


02
译文

标题:比特币的匿名性如何?

中本聪,2009年11月25日,下午06:17:23

网络节点知道比特币的来龙去脉吗?区块是否包含进出账的历史?

收发比特币的地址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识别信息的随机数。 

向IP地址发送的交易仍然写入了比特币地址。IP地址只是用于连接收款人的计算机以请求新的比特币地址、将交易直接交给收款人并得到确认。

区块包含转入的比特币地址历史。如果使用该比特币地址的人身份不明,且每个地址只用过一次,那么历史信息只会说明一些匿名人把钱转给了其他人。

匿名和使用笔名的可能性取决于是否透露与比特币地址相关的身份信息。如果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比特币地址,那么就可以把该地址、它所包含的交易以及公布时所用的名字关联起来了。如果使用没有关联真实身份信息的马甲发布,那么就是匿名的。

要想更好地保护隐私,比特币地址最好只用一次。这可以通过修改Opions->change来调整地址变更的频度。


03
对话解读

刘健:这是中本聪在论坛中发布的一个帖子,主要阐述了比特币匿名的特点。很多人会把比特币的匿名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但现在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比特币的匿名性不足,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元道:对于匿名,通常会有两者理解,一种是不透露真实身份,另一种是不留下任何身份信息。比特币只使用地址而不是用户真实身份进行交易,如果没有其他数据与这个地址进行关联的话,就无法确认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份。而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信息被广泛扩散,只要具有一定的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完全有可能将某个比特币地址和某人的身份关联起来。正如中本聪在邮件中所说的,“如果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比特币地址,那么就可以把该地址、它所包含的交易以及公布时所用的名字关联起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的匿名显然是属于第一种,仅仅是不透露真实身份的有限匿名。而第二种不留下任何信息的匿名,我认为只有纸币才最接近这个场景。面对面的纸币交易,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做到不透露任何身份信息,不记录任何与支付者有关的信息,基本达到不留下痕迹和线索的目的。


刘健: 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经说过:“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在保护隐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找到平衡点。”按照您对比特币匿名性的解读,您认为比特币在把握这个平衡点的问题上,处理的怎么样?

元道: 比特币汇集了留痕匿名与记录完整交易历史两大特性。比特币帐本记录了每一个地址的全部交易历史,并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在账本里检索任何一个地址的所有交易记录。利用这些记录就可以还原任何一笔比特币的来龙去脉。比如,在2011年的时候,研究人员Fergal Reid和Martin Harrigan就公布了一项分析报告,所讲的内容之一就是他们试图追踪一件在2011年6月发生的涉及25000比特币的盗窃案,这两位研究员成功地利用比特币账本对被盗资金追踪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而2013年8月,一组来自乔治梅森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发布的一篇名为《比特币:描述匿名支付的特性》报告中,描述了他们是如何从几起比特币失窃案一路成功追踪到一家交易平台的过程,并且提出了闭包、启发式“零钱地址”探测算法等追踪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大数据将比特币地址与个人身份关联的手段,完全可以确定一笔资金的走向以及交易者的身份。政府和监管部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数据搜集和分析能力,可以有效使用这些线索和数据为打击违法犯罪服务。因此,可以认为比特币是提供了天然、公开的监管接口。虽然技术是成熟的,但是搜集、处理和分析数据是需要专业技能并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是有门槛和限制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所以,我认为比特币对政府监管部门是非匿名,而对于普通人则是匿名。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特币的确做到了周小川行长所期望的“在保护隐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刘健:最近一段时间,闪电网络十分火热,它的出现让比特币支付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很大改善。我认为当前的比特币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央行(发行、清算)+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集合体。而当前对于银行来说,KYC已经成为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您认为比特币系统是否需要增加KYC功能?

元道:在比特币世界中是不需要KYC的,至少在当前阶段不需要KYC,也没办法做KYC。我的理由有四点:首先,比特币是一个通过冷启动方式发展起来的去中心化系统,没有主导运营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找到一个承担KYC责任的主体。其次,比特币作为货币的流通场景还比较少,更多时候还是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投资属性的商品存在,而买卖商品是不需要KYC的。第三,将比特币转化为法币,或者将法币转化为比特币,这是比特币世界与法币世界的接口和边界,如果比特币需要KYC,那么在这个边界上做更为有效,而数字货币交易所、传统银行则正好是这个边界上的两道防火墙。第四,KYC是为了AML,但现在由于比特币匿名性不足,将比特币用于恶意目的的行为的数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我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验证这一观点,日本执法机构在2017年4月至12月期间共收到涉嫌洗钱的346,595份报告,其中只有669份(0.19%)涉及数字货币,以上这些数据和美国民主国家防御基金会(FDD)调查报告中的记录基本一致。此外,还有一些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之间发生的比特币交易,仅有不到1%具有非法性质,这一数字在三年内从1.07%下降到0.61%,甚至在2017年中这个数据还在下降,几乎可以判断把比特币用于恶意目的行为几乎越来越少。综上所述,我的结论就是,在比特币世界中不需要KYC。


刘健:之前,您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自治加密部落”的概念,是属于区块链新世界的一种新型协同组织,那么这种组织的成员,相互之间是匿名合作,还是带有身份的合作?

元道: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解释一下我对自治加密部落的设想。互联网世界出现了很多很好的社交产品,能够将广大用户联系到一起,共同交流讨论一些问题,由此形成了互联网社区。但是,互联网社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讨论,进一步实质性的合作、尤其是商业化的合作、用户和用户之间的金融交易和价值交换的往来,互联网社区很难真正承担。但是,区块链的出现,给这种群体的“深度”协同合作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治理保障。以太坊提出的DAO就是一个典型。这种新形态的组织,将会极大的释放个体的活力,能为人类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自治加密部落则是在这个概念之上的具体社会实验,可以首先在去中心化的自金融领域发力。具体举例,由投资专家(KOL)和普通投资者构建自治加密部落,根据共同的风险偏好和收益期望,一起设计选择投资产品,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资金安全、信息披露真实、有效激励贡献者、合作机制可实施、风险或利益分配可实行等等,并且以比特币、或其他正在酝酿中、符合比特币机制、合法合规、没有原罪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作为资本桥梁,广泛连接传统世界(old money world)的顶级优质资产,从而帮助整个自治加密部落的原住民、移民互助互利,共建共享、共同实现财富增长。


刘健:这将会是有趣的社会实验,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真正原生态的P2P或者P2B的自金融模式,既能解决投、融资两端的需求,同时也给比特币以及未来符合比特币机制的新一代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流通领域。

元道:在自治加密部落里,我尝试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KYF,(Know Your Friend),即关注的重点不是一个人的身份,而是这个人的某些具体属性。比如在某一个特定的自治加密部落里,每个原住民、每个移民的投资经验、投资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等,这些信息实际上比“真实身份”(传统世界的KYC)更为重要。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Tribe都需要每个成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目标,而这些属性将会是衡量某个人是否具备能力的标准,这是一个Tribe能够聚集起一群人合作的重要条件。这个场景就像当年美国最早一批移民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大陆,相互之间最为关心的可能是同伴拥有什么技能,相互之间能提供什么帮助,而不是他原来在欧洲老世界的身份证明。当然,为了实现这个KYF机制,也需要有新一代的技术工具来支持,比如合作提案工具,规则确定工具,贡献记录工具,沟通工具、信用记录工具等等,这些还需要有一个系统性设计,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区块链可以提供一部分支持,但不是全部,这些我也在不断思考、和大量的志同道合的业界朋友不断交流和共同探索中。


刘健:我理解,KYF还有一个好处是仅仅披露必要的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保护个人隐私,这一点对于现在网络空间越来越严重的个人数据泄露威胁、甚至由于大量的个人数据泄露已经导致社会危机,都是十分必要的。您的设想很有意思,非常具有吸引力,期待这样自治加密部落、或者自治加密部落的集群能够早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