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区块链在信托中的应用研究(七)

转载
2345 天前
25756
中国信托业协会


区块链在信托中应用的难点及实施路径

(一)应用难点

除了区块链自身的特性导致的风险和大规模应用问题,当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信托领域时,也会相应产生一些特有的应用难点,比如找准信托行业痛点并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平衡区块链分布式特性与机构中心化运营需求之间的矛盾、保证安全易用的良好用户体验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将区块链运用到信托业操作层面时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1.找准行业痛点

区块链应用一定要面向客户解决目前的痛点问题,底层技术本身是一个关键,而找准行业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才会带来商业价值。信托制度在中国发展时间短,可应用的空间广阔。然而想要真正实现信托行业有充分的地位立足于泛资管行业的激烈竞争市场当中,我们还需要从行业痛点下手,并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现有的痛点。聚焦痛点是信托业未来发展最好的竞争手段。

分析行业痛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是从不同的信托业务模式出发,如今信托投资领域广泛,信托业务模式也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融资类信托,更有股权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标品信托、慈善信托等;另外也可以从信托业务的每个环节入手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托产品,其设立流程是不同的。以融资类集合信托为例,信托产品的设立流程主要包括尽职调查、产品审核、产品推介、产品成立四个部分,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亟须解决的痛点;最后可以从不同主体出发寻找痛点,无论是客户、信托公司,还是信托监管机构,都有其各自的需求,有一些需求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才能得到解决。

在发现不同信托业务、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目前的痛点之后,我们再思考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否解决这些行业痛点。目前来看,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主要能够实现信托行业的数据信息永久存储不可篡改、用户隐私加密、提升效率等功能。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够用于解决其他行业痛点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2.平衡分布式与中心化

区块链的核心特征是分布式,凭借着分布式设计,区块链被赋予了许多传统中心化机构没有的优越性,然而完全的分布式设计也会引发安全问题和法律监管问题。就目前来讲,无论是任何组织和行业,都需要有权威的中心监管来保障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未来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区块链的应用,但现有的中心化企业服务模式仍然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一个信托公司内部,中心化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对整个信托行业来讲,未来的发展更不可能缺少监管机构的监督与规范。如果不能平衡好分布式与中心化的关系,那么区块链技术在很多领域的落地将非常困难。而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技术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依赖于商业模式的设计。设计者需要以解决痛点为出发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信托应用区块链的过程中,难免需要将客户的个人信息等私密信息上链,如果不进行加密,则链上的每个节点都能看到这些信息,造成客户隐私的泄露。而如果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则必须进行加密,并产生私钥,只有掌握私钥的人才能查看加密的内容,而私钥能且仅能由客户保管。但是区块链的特征又决定了私钥一旦丢失,则无法找回或重置,私钥对应的加密内容也永远无法访问了。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机制,既能有效保障客户隐私的安全,又能妥善保护客户私钥的安全,是应用中的一个难点。同时,区块链上信息的安全性也是客户的可能会产生的担忧之一,尽管采取加密算法,但仍然存在被黑客攻击、信息被解密的风险。另外,在区块链技术普及之前,部分客户可能会由于不了解而对这种新兴技术产生疑虑,伴随着各种复杂的功能而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也有可能影响客户体验;而信托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也可能由于操作的复杂性而造成工作效率低,甚至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如何在完美地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优化、简化用户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也是区块链应用的难点。

因此,想要区块链技术更广泛地运用于信托行业,被更多信托公司的客户所接受,技术人员就需要解决包括私钥丢失、信息泄露、操作复杂在内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尽管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托业务中的很多痛点,但是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有些挑战可以通过技术的迭代升级来应对,而另一些则还是要依靠非技术层面的机制的设计和创新才能解决。

(二)实施路径

1.总体实施路径

区块链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构架,但同时也对现有的法律体系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短期内,法律体系的演进相对滞后,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但是长远来看,区块链的应用必然要以法律的变革为支撑。在法律的维度上,区块链的应用可以分为事实面应用和法律面应用两类。其中,事实面应用不存在与现有法律的冲突,例如在信托公司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应用,仅满足公司自身的要求即可;法律面应用则需要配套的法律逐步健全之后才能真正大规模落地,例如智能合约,其所执行的合约内容需要法律的接受和认可。由于法律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先开发事实面应用,再逐步推进法律面应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2.具体实施流程

第一步,找准行业痛点。信托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信托项目完整的流程也很复杂,理论上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场景非常多,但是有些场景并不是非区块链技术不可,同时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效率、成本上也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要想成功地开发出能够变革信托业务模式和优化信托项目流程的应用,就必须找准与区块链契合的行业痛点,充分评估应用开发的成本和能够获取的收益。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第二步,设计框架。项目框架包括组织架构、基本功能、角色权限等方面的内容。此时需要架构师具有系统化思维和全局化思维,平衡好分布式和中心化的关系,设计出适合信托行业且合理有效的系统框架。

第三步,开发系统。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组件包括区块链系统所依赖的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进一步可细分为通信、存储、安全机制和共识机制等4层结构。除了核心技术组件,区块链系统还由核心应用组件和配套设施组成。核心应用组件提供了针对区块链特有应用场景的功能。如果信托公司选择采用联盟链和专有链的形式,开发的区块链系统中还需要有配套的成员管理功能。

第四步,上线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并经过测试之后,就可以上线供信托公司、客户、监管机构共同使用,实现数据资料上链、信息验伪、追踪资产、账户管理等功能。

第五步,维护拓展。上线后,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维护更新。同时,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加入新的用户、实现新的功能、满足新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对已开发的系统进行拓展,以配合应用场景的发展。


(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