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颠覆互联网还是白日梦一场?

转载
990 天前
13824
经济学人集团

文章来源:经济学人集团

围绕web3的这场论战或许是近些年科技圈爆发的最大的一场:一边是技术乌托邦派、提供各种web3服务的公司及其风险投资人。他们声称web3是网络空间的下一个大事件,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并且肯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从全球来看,去年加密领域的风投交易额达到250亿美元,而2020年不到50亿美元。硅谷最著名的风投公司之一a16z也是硅谷最大的web3支持者。与之对立的一边是web3的怀疑者,其中不乏一些技术乌托邦派也很尊敬的人物。他们指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是个白日梦——“你并不拥有‘web3’。拥有它的是风投公司和它们的有限合伙人。”对于不够谨慎警觉的投资者来说,这个梦可能非常危险。


《经济学人·商论》2022-02-

Rewebbing the net

《重织网络》

重织网络 web3会重塑互联网行业吗?

会部分重塑。但可能不像其支持者预想的那么彻底

就像现在几乎人人都在做的一样,莫西·马林斯派克(Moxie Marlinspike)也创建了一个非同质化代币(NFT)。这种数字凭证使用精巧的加密技术,不需要中央认证者便能证明买家拥有一件独一无二的数字财产。除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NFT是“web3”最显而易见的实例。web3建立在被称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之上,它的拥趸及风险投资者赞颂它是一种更好的、更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马林斯派克(他创建了加密即时通信应用Signal)等技术专家、数字艺术家、名人,甚至是报纸特刊,都向收藏者发行并出售NFT,而且通常售价不菲(本刊非实物版的封面图片以超过40万美元售出)。

尽管从加密的角度看,马林斯派克的代币和其他所有NFT一样可靠,但它会基于打开它的人而呈现不同的样子。如果你买下后在电脑上查看,它就会变成大便的表情符号。没几天,这个NFT就被数字藏品市场OpenSea下架了。这正中马林斯派克的下怀。因为他的目的不是筹钱,而是要提请人们注意。他的代币表明,NFT并不像宣传的那样非同质化。而OpenSea的反应也表明,所谓去中心化的web3也有自己的看门人。

马林斯派克的戏法是一场论战的最新转折。这场论战或许是近些年科技圈爆发的最大的一场。它的一边是技术乌托邦派、提供各种web3服务的公司及其风险投资人。他们声称web3是网络空间的下一个大事件,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并且肯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从全球来看,去年加密领域的风投交易额达到250亿美元,而2020年不到50亿美元(见图表)。硅谷最著名的风投公司之一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简称a16z)也是硅谷最大的web3支持者,上月有报道称,它正在现有的总价值30亿美元的三只基金的基础上,再筹集一只45亿美元的web3相关基金。一位高级合伙人上月离开了a16z,自己成立了一家专注web3的公司。


与之对立的一边是web3的怀疑者,其中有马林斯派克这样连一些技术乌托邦派也很尊敬的人物,也有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这样所创建的两个平台(社交媒体领域的推特和支付领域的Square)都是web3的颠覆对象的人。他们指出,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是个白日梦——“你并不拥有‘web3’。拥有它的是风投公司和它们的有限合伙人。”多尔西在12月警告道。而且对于不够谨慎警觉的投资者来说,这个梦还非常危险:自去年11月以来,在加密货币这一web3最成熟的领域中已有约一万亿美元的价值灰飞烟灭。

这场争论可能深奥难懂。但它利害攸关。它可能改变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以及互联网已促成的万亿美元计的商业模式。

现代计算的历史就是一部去中心化者和再中心化者持续斗争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从大型主机向个人电脑的转变赋予了个人用户更多权力。随后,微软用自己专有的操作系统夺回了部分权力。更近些年,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开源软件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它们,这取代了计算机行业里的一部分专有程序——结果却被科技巨头们再次掌控,用来运行它们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比如谷歌的安卓)或云计算数据中心(包括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的云)。

“web3运动”是对互联网中心化——或许是迄今最大程度的一种中心化——所做出的反应。正如在a16z负责web3投资的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所解释的那样,最初的去中心化网络从1990年持续到2005年左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web1,由平面网页组成,通过各个标准组织共同制定的开放技术规则来治理。它的下一个迭代版本web2让Alphabet和Meta等科技巨头得以崛起,它们设法积累了庞大的中心化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用迪克森的话说,web3“结合了web1的去中心化的、社区治理的理念和web2的先进、现代的功能性”。

这因为区块链才成为可能。区块链把大型科技公司赖以称霸的中心化数据库变成了一种公共利益,所有人无需许可即可使用。区块链是一种特殊的分类账,它不是由单个的实体集中维护(像银行控制其所有客户的账户那样),而是由其用户共同维护。区块链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它最早的应用——加密货币,扩展到NFT和其他类型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现在,它们正日渐成为非金融类服务的底层技术。

a16z的投资组合让人一睹这个狂野新世界。它已投资了60多家创业公司,且至少有12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许多公司正在开发web3的基础设施。Alchemy为其他公司提供构建区块链应用的工具,就像云计算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创建基于web的服务一样。Nym的“mixnet”是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它把消息混合在一起,让其他人无法追踪谁向谁发送了什么消息。

a16z还投资了一些服务终端用户的公司。比如,Dapper Labs创建了NBA Top Shot网站等NFT应用,体育迷们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买卖数字藏品,比如对篮球比赛中精彩瞬间的呈现。Syndicate协助各种投资俱乐部自我组织起来,成为由“智能合约”(即被编码在软件中并嵌入区块链的规则)管理的“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Sound.xyz让音乐家们可以通过铸造NFT来赚钱。

迪克森解释说,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难锁定客户。不同于谷歌和Meta,它们并不控制着自己用户的数据。OpenSea(a16z也持有其股份)和Alchemy只是通往区块链的管道。如果它们的客户不满意,就可以转向竞争对手的服务。Alchemy的老板尼基尔·维斯瓦纳坦(Nikil Viswanathan)说,就算自己想留住客户,也无能为力。“作为一家企业,我倒是想拥有卡脖子的专有工具。但是没有呀。我们费劲找过了。”

人们的想法是,这会让web3公司加倍努力满足客户需求,并不断创新。它们能否在做到这一点的同时还赚到大钱又是另一回事了。目前还不清楚对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的需求有多大。这就是早期web3产品(当时叫“点对点”即P2P,或“去中心化网络”)存在的问题。社交网络Diaspora和Mastodon等服务就从未真正流行过。它们的后继者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像OpenSea这样的服务“如果去掉所有的web3特性”,就会快得多、便宜得多,也好用得多,马林斯派克表示。

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是,即使web3像web2那样流畅地运行,也还是有可能带来中心化。马林斯派克认为,锁定效应往往近乎自动地出现。互联网的发展史已经表明,相比于单个公司开发的技术,共同开发的技术协议演进得更慢。“如果某个事物真的做到了去中心化,它就会变得非常难以改变,而且往往会停滞不前。”他写道。这就创造了机会:“过去一准成功的秘诀是,把一个1990年代停滞不前的协议拿来,将它中心化,并快速迭代。”

中心化和锁定效应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利润。事实上,作为Meta的早期投资者,a16z已经靠Meta赚到了数十亿美元;a16z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至今仍是Meta的董事。web3的风险投资人可能正在指望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而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发生了。尽管web3是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但它正显示出中心化的迹象。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大多数人无法直接与区块链互动——或者觉得它太过单调乏味。他们倒是更依赖中间商,如面向消费者的OpenSea和面向开发人员的Alchemy。

风投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几年前开始投资web3,该公司的艾伯特·温格(Albert Wenger)指出了其他潜在的“再中心化的触发点”。让许多区块链得以不断更新数据的运算能力的所有权往往非常集中,让这些被称为“矿工”的算力公司获得了过多的影响力。这甚至能让它们掌控一整个区块链。而在其他系统中,代币的所有权非常不均衡:在最近推出的web3项目中,三到四成的代币都在推出这些项目的人手中。

这些动态,加上最近加密货币的暴跌可能给投资者的加密热情降降温,表明web3不会把web2赶下台。相反,未来可能是两者的某种混合,其中web3将占据一些小众市场。无论人们是否继续在NFT上大肆投资,这种代币在元宇宙中都很有用处——它们可以被用来追踪数字物品的所有权,并把它们从一个虚拟世界转移到另一个虚拟世界。web3也可能在另一个热门概念“创作者经济”中发挥作用。风投公司Atelier的金丽芸指出,NFT让在线内容创作者更容易赚钱。至少从这有限的方面来说,即使是web2的主宰者也看到不祥之兆:1月20日,Meta和推特都把NFT整合进了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