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苹果年度AI应用,为什么活不过一年?

转载
367 天前
4922
AIcore

文章转载来源:AIcore

原文来源:爱范儿

作者:张成晨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Instagram 已经失去了灵魂。」

作为用户,聊着微信吐槽张小龙、刷着微博看不惯王高飞,都是人之常情。但这话出自Instagram 联合创始人 Kevin Systrom 之口,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2023 年 3 月,Systrom 告诉媒体,他以前喜欢在 Instagram 看朋友和家人在做什么,但当越来越多网红和品牌涌入,Instagram 变得商业了,也虚假了。

他可能是不满收购 Instagram 的扎克伯格,也可能是在为新产品 Artifact 造势。

Artifact 是一款 AI 驱动的新闻共享 app,可以理解为信源质量更高的外媒版今日头条,生于 2023 年 1 月,卒于 2024 年 1 月,死因就是不够受欢迎,也不够有商业头脑。


文字版 TikTok,但更有人情味


2023 年的末尾,Artifact 的前途尚且一片光明,被 Google Play 评为 2023 年最佳日常必备 app,被 App Store 列为 2023 年生成式 AI 应用之一。

就在最近,Artifact 团队发布公告,宣布从 1 月 12 日起停止运营,用户不能再发新的帖子和评论,2 月底彻底关停,不能再阅读新闻。

理由也很体面,可用「叫好不叫座」概括:核心群体喜欢,但市场不够大。

「讣告」虽然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这要从 Artifact 的定位和功能说起。

Artifact 的命名包含了三个词:articles(文章)、facts(事实)以及 AI(人工智能)。如名字里刻下的厚望,AI 几乎出现在 Artifact 的每一处。

与今日头条类似的算法推荐,是 Artifact 的核心。但今日头条是 2012 年的产品,算法在进步,海内外的产品格局也不同。

为了让国外年轻用户更好理解,Artifact 更愿意被称为「文字版 TikTok」。

Artifact 的信息流精选来自头部媒体、小众博客等的热门文章,点击你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它会「猜你喜欢」,再给你推送类似的故事。

「猜你喜欢」有个小小的门槛——阅读超过 10 篇文章。Artifact 还会帮你贴心地统计数量,然后告诉你在哪个等级。如果你阅读 250 篇以上,就算得上金字塔尖的头部用户了。

当我点了几篇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它开始一股脑地给我推送相关内容。

同时,Artifact 的算法更加重视你停留在各篇文章的时间和进度,为你个人的深度阅读服务,而不是把流量分配给点击、评论最多的内容,迎合大多数人的阅读偏好。

如果打开「全页阅读」模式,可以去掉原来网页的广告等不相关信息,阅读体验更加清爽和沉浸。

这也意味着它是反商业的,读者感觉好了,但广告也没有人看了,个人的浏览痕迹也更难被跟踪了。

算法主导之下,Artifact 不忘介入人类的判断。

出现在这里的信源,由 Artifact 团队精心选择,符合他们对于内容的主观标准。

同时,重要的新闻应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所以每个主题分类的顶部被留给头条。

比如「AI」分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 AI 将影响全球约 40% 的就业岗位」,集合了 18 篇报道,让读者更加深入和系统地了解这一信息。

如果说算法推荐让你觉得不过如此,Artifact 其他的 AI 功能则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

一个是基于 GPT-4 的摘要功能,以多种风格帮你总结文章内容,节省阅读时间——中规中矩的三段体、如同「火星文」的 emoji 体、笔墨简略的 5 岁小孩友好体、文采斐然但啰嗦的诗歌体、网言网语嬉笑怒骂的 Z 世代体......

三段体的总结其实质量还不错,抓得住重点,也不胡编乱造,但有时候也让人怀疑,真的需要其他中看不中用的总结吗?

如果不告诉你,你可能猜不到,下面这篇 emoji 体的总结,说的是美国评论家选择奖将「最佳歌曲」颁给了《芭比》的「I’m Just Ken」,演唱者高司令的疑惑表情出圈。

另一个是杀死标题党的 AI 功能,用户可以长按出现在信息流的文章,报告某篇文章文不对题,反映的人多了,这篇文章显示在信息流里时,标题会用 GPT-4 重写。

AI 重写的标题只会出现在信息流里,旁边出现一个星号,提醒用户这不是原标题,如果点进文章,仍然看到原标题和正文。

AI 改写标题(上)和原标题(下).

Artifact 团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反对标题党的用户比他们想象得多。

在更大的互联网世界,媒体竞争激烈,信息层出不穷,相似的内容你写我写他也写,用户的注意力有限,标题党也就成了赚取点击率的方式。但大家之所以欢聚在 Artifact,就是为了好好读新闻,标题党自然让人不爽。


信息的碎片化时代,「难刷」是一种美德


种种「出厂设置」,都说明了 Artifact 的小众。

喜欢使用 Artifact 的用户,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点——新闻重度阅读者、讨厌标题党、不想看广告、懒得在社交媒体吵架的间隙里挖掘有用信息......

看起来,Artifact 就是一个更加智能的、更能猜你喜欢的 RSS 阅读器,提供优质信源的专业文章。

RSS 也算是一个古老的互联网名词了,它属于一个古典又精英的互联网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在一个个目标网站上找到 RSS 链接,然后把它们添加到阅读器里。

但新的新闻分发渠道和社交媒体们革了 RSS 的命,如果说 RSS 是人为的信息聚合,它们是更自动的、更符合人性的信息聚合,不断下滑的动作,让人尝到了多巴胺带来的上瘾感觉。

2013 年 RSS 阅读器 Google Reader 宣布服务关停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撰文指出,传统的 RSS 不适合时代了,注定不会走得长远,因为对用户要求太高——既要信息组织能力强,知道需要的信息在哪里;又要自制力强,才能定期整理并控制订阅源的数量。

在当时,他认为更适合大众的智能阅读产品,应该是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

2012 年,字节跳动的主力产品今日头条上线,不仅收获海量用户,还让大众了解了「推荐算法」的概念,然后算法被用到了更多的资讯、电商、短视频平台,让你看到你关注的人、你的朋友和你自己喜欢的内容。

如今看来,张一鸣说的话仍然没有错。Artifact 是 2023 年的新产品,也可能是一种呼应 2000 年代的「倒退」。

一方面在短视频时代扎根于文本,另一方面借助最流行的机器学习和算法,Artifact 以「文字版的 TikTok」自比,就很能说明问题,形成恍若时间穿越的倒错之感。

个性化的新闻 app 其实并不少见,有的还比 TikTok 早得多,但 TikTok 和它所代表的短视频,现在早已超越今日头条等阅读产品,成为了「猜你喜欢」的代名词。

「美版公众号」Substack,创始人也是 RSS 爱好者.

Artifact 新意其实不多,除了有些 AI 功能的装点,它的存在更像「新瓶装旧酒」。

但 Artifact 的昙花一现也说明,在信息更多的时代,在文字、图片、短视频层出不穷的时候,信息的筛选也变得更难。

最有意思的是,Artifact 也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短短的一年里,Artifact 并非停留在原地做一个阅读器,还增加不少社交功能,2023 年 9 月,Artifact 在新闻信息流旁边,推出了单独的「链接」(Links)页面。

任何能以链接分享的内容,比如一段视频、一个食谱,Artifact 都表示欢迎,可以和新闻信息流一样让 AI 猜你喜欢,也可以只看关注的人发布的内容。

听起来似乎很新奇,但仔细想想,这不就又回到了社交媒体?用户不断消费、发布、评论内容,又不能保证高质量的信源。

然而,如果要向社交媒体转型,重要的不只是信息和算法,还有社区氛围和愿意贡献内容的人。

马斯克看重 X 的公共广场价值,因为上面聚集了活跃的科技精英。抖音的评论区有时候比视频本身更有趣,抖人们的玩梗能力登峰造极。

但夹杂在新闻和社交之间的 Artifact,既不那么酷,也不那么有趣,用户人数始终寥寥,从几百几十的文章阅读量就可以看出来,硬要做社交,冷启动都很困难。

回归 Artifact 的初衷,其实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怎么控制订阅源的数量,怎么聚合有用的信息。但从商业上说,这样的产品吃力不讨好。加入广告不够「小而美」,和媒体订阅分成又因为用户数量太少无法实现。

尽管有 Instagram 光环加持的 Artifact 说没就没了,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尝试。

谈到信息消费碎片化、信息茧房之类的话题,我们总是搬出「万恶」的抖音。

你可能不知道,抖音有个想和 B 站对垒的中长视频版本——「抖音精选」,这是个独立的 app,原来叫「青桃」,2023 年 9 月改成现名,既和抖音区分,又能沾抖音的光被人记住。

打着「每次打开都有新收获」的口号,「抖音精选」视频时长更长,信息量也更多,除了有数码、艺术、科普等方面的精选视频,还有很多纪录片可以看。

「抖音精选」的「推荐」界面,更像是小红书的图文,点进去才看见视频。不像抖音打开就是竖屏短视频,「抖音精选」让我可以不断下滑,冷漠地忽略不感兴趣的内容。

图片来自:抖音精选首页

不过,在「抖音精选」刷了刷发现,从旅游教程到加密货币骗局,从做自媒体经验到教怎么在杭州搞钱,从必看高分韩剧到制作中国传统色,没有感觉到视频质量的明显提升,只是无厘头的搞笑内容少了。

但有意思的是,说起连编辑部都没几个人知道的「抖音精选」,同事的评价是「挺不好刷的」,这其实是一句夸奖,就像口味清淡的人对甜品的最高评价——不那么甜。

「抖音精选」给了我一种感觉:好像可以学到什么,但其实什么也没能记住,只是把饭喂到嘴边的事实,包装得更加隐晦了。

回到壮志未酬的 Artifact,很难想象,在短视频当道的时候,还有这样的产品以「阅读文章」为核心,让我们重复阅读标题、点开文章、再返回的体验,不如微博和 Instagram 好玩,更别说抖音和 TikTok。

它给你的大脑控制冲动的时间,而不是习惯性地刷下去,算法帮助我们筛选信息,同时我们是在有意识地读取信息,而不是被算法牵着鼻子走。

作为产品本身,Artifact 并不成熟,用户们对它的悼词大意是「我欣赏理念,但是不够好用」。

但其实,信息一直就在那里不是吗?回归 RSS 和 Newsletter,按时间线刷社交媒体,并不难以做到。

恰恰是 Artifact 这类产品的稀缺和短命,说明主动找到自己的可靠信息源,成了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到处都是海,但很难找到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