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议到L2链,Cyber将打开社交叙事天花板?

转载
31 天前
5804
链上观

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撰文:Haotian

如何看待@BuildOnCyber 协议升级为专注于社交的 layer2 公链——Cyber?在完成一系列的 Staking、Restaking 社区激励活动后,CyberConnect 基于 OP Stack 构建的全新社交公链正式上线了。全新链 Cyber 会带来哪些潜在影响?接下来,简单分享下我的看法:

1)Social 王炸应用,尤其是现象级 SocialFI 一直都被各大链可望而不求,社交爆款应用如何构建,何时出现,都仿佛是随机「涌现」事件,而且即使突然爆火也难逃短暂生命周期的魔咒。在我看来,这是源于过往发展 Social,要么像 Farcaster 和 Lens 上来就是通信协议层的整体架构转变,要靠其他链和应用的适配才能集成应用;要么像 Friendtech、Degen 等只能凭应用和社区驱动,最终也会因经济模型累赘而得不到持续。

而一条面向 C 端注重用户体验并设计用户留存机制,面向 B 端设法激励开发者构建社交应用的专属社交链,或许才是催生社交爆款应用的最优解?

2)Cyber 快速切入 layer2 领域做专属社交链,在技术架构上博采众长:

1、选择基于 OP Stack 构建并加入了 Optimism 的超级链大家庭,快速起链是表象,更重要是可以连接 OP Stack 大联盟背后的资源,共享用户和流动性(潜在空投);

2、基于 Altlayer 的 RaaS 服务,实现了灵活集成以太坊之外的 DA 数据可用性,可以在初期显著降低应用构建和运维成本;

此外,Cyber 自身的 CyberConnect 协议社交图谱、CyberDB 去中心化存储方案,账户抽象(AA)、Passkey、WebAuth 等身份认证方式,以及 Paymaster Gas 代付等等功能对其吸引开发者开发应用都大有裨益。关键是,一个社交链必须要有较低的用户进入门槛和优化的产品使用体验,当链成为统一入口层后,原先 CyberConnect 的统一去中心化身份(DID)机制,又会被放大优势成为其做社交入口的强标签。

3)Cyber 之所以要从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协议升级成一条链,本质上目标通过链的底层进一步聚拢更大范围的资源,比如:当最终升级为 EigenDA 后,Cyber 新链则会在 Staking 和 Restaking 有持续资产增益的玩法。

不仅采用了 AVS 的安全共识层,又引入了再质押机制,为 Cyber 链引入 ETH、stETH、ezETH、pufETH 等 LRT 资产。实现了把 Eigenlayer 讲的故事作为一个实际用例落地,同时又通过双质押模型,为 CYBER Token 找全新维系链安全共识的新应用场景,相当于给通证模型也实施了升级。

总之,CyberConnect 从协议升级成链的新品牌故事,会明显有「增益」效果的产生。

尽管「社交链」的印象可能最终还得靠诞生几个现象级社交应用来加深,但 Cyber 联动 OP Stack 超级链,Eigenlayer AVS 再质押模型、以及为其 Cyber DID 描绘全新的入口层故事,在短期资源聚合叙事上的想象空间,也会为其社交链的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