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Runes为例,分析比特币上资产代打(蚀刻)模型的最佳机制

转载
233 天前
2557
十四君

文章转载来源: 十四君

前言

交易是web3的灵魂,注意力是web3的最核心资源,价格是簇拥的起点,价值是时间的终点。

BTC减半已经过去一个月,而众望所归的Runes协议也过去一个月,这期间涌现出十余家代打平台,交易市场,在减半当天,甚至一笔代打一张Runes资产都需要超过100美金的成本。

本文以Runes资产为例,分析哪家才是比特币上资产代打(蚀刻)模型的最佳机制?

1、Runes代打平台GAS排名

下图是十四君梳理的一览图。

从方案角度排名,核心结论是:

  1. gas成本上“拆分+链式方案” < “链式” < ”拆分” < ”单打“
  2. 中心化程度:链式(无中间地址)< 拆分(无中间地址) < 链式 (有中间地址) < 拆分(有中间地址)
  3. 资产归集:链式 > 拆分+链式 > 拆分
  4. 批量上链速度:拆分 = 拆分+链式 > 链式

乍一看可能有些迷糊,什么是链式,什么是拆分呢?

1.1、Runes蚀刻机制简述

Runes使用的是蚀刻技术,是一种简单直观记录信息到链上的方式:即写入bitc中UTXO(未花费交易)的op-return字段内,从功能在 Bitcoin Core 客户端 0.9 版中开始启用的(14年),OP-RETURN 会创造了一种明确的可验证不可消费型输出,让数据存在区块链上,类似于utxo的输出,但并不可被消费。

在btc的区块链浏览器中可以轻松看到,该笔交易就附着了一个op-return的信息,比如下图:

可以看到,这里的输出#3,其实是游离的,虽然他占据的一个该笔utxo的output的输出位置,但是他是一个闭环的圆矩形,这就说明他是不能被再次转移消费的,所以他就像是一个交易的备注区一样,就留在了比特币的存储空间上,通过交易哈希区索引找到他。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 为什么OP_RETURN的后面有一个RUNE_TEST  这就是将具体内容解码后的结果,点开明细按钮后,就可以找到52554e455f54455354 这样的编码串,其实一串十六进制编码数据,解码后就可以得到RUNE_TEST,同理,明细里还有其他的编码,最终解码后会成为一串字符串,大概是json的格式,从而体现出Runes资产的部署、铸造、发行等等寓意。

因此

所谓代打,具体机制总结起来就是:Runes一笔交易只能代打一个资产

那么所谓交易成本,在BTC中就是交易链上数据量的大小来体现,那么代打平台的设计,就等同于谁可以最小程度的控制交易中出现的utxo数量,就是最优模型。

下面让我们展开讲解拆分模型和链式模型

1.2、拆分模型

所谓拆分模型,是在代打过程中先进行一笔交易拆分出多个子交易,每个子交易再进行资产铸造过程。

例如tools.mempool的代打方案,执行时如下图所示,

第一笔交易会预估算出每个子交易的手续费消耗,然后预留出546(比特币常见粉尘值)+手续费金额,进行拆分出多个UTXO,这里会发现他转入到某个新的地址。

第二笔交易则是再从新的地址转回到用户地址,并且完成代打,用户也收拢到Runes资产。

这种模型显著的问题就是:

需要先一笔交易拆分,并且用户得到的是分散的UTXO。

那么当用户想要挂单卖出的时候,要么逐个挂单,要么先合并再挂单,对于大客户而言,会增加交易的成本。

并且tools.mempool平台在拆分交易中并不会为用户也执行一次代打,所以综合损耗是拆分模型中较高的。

1.3、链式模式

所谓链式就类似下列结构,用户最初的有2W个聪,每一个交易都是消费上一个还在内存池的交易,这样也是多笔交易。

这里会发现,这而尾号为s2t4所收取的6144个聪就是平台的代打手续费,对比执行代打所需要本身的手续费3892而言,可以说代打平台的收益是很高的,

该平台,就是之前号称5天开发完Runes代打+交易市场的Runestone,其实从交易上看该平台早就无人问津,但是在最初的那几天,还是产生了几乎3个BTC(150W以上)的手续费收入,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不可无不高啊。

然而这是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费用,已经有多个平台都有开源代打代码,比如OKX也开源了Runes代码:完美解决Runes编解码和代打问题,开发者可以直接引用构建自己的代打工具 https://github.com/okx/js-wallet-sdk 。

回到链式,由于他几乎是首笔进行了手续费收取,后续的每一笔交易都是如下图一般循环处理,所以他其实本身数据量是比较少的。

2、Runes最佳代打模型:拆分+链式

luminex 是目前相对较佳的方案模型,即可做大批量mint,平台带有utxo拆分工具便于使用,采用拆分+链式方案。

如下图所示:

  1. 该平台在拆分就会先给用户打上一笔资产,一点不浪费。
  2. 并且如果铸造在25次以内,拆分出足够链式铸造的gas,然后执行铸造。
  3. 最后如果铸造在25次以上,就会拆分出多个链式的所需的gas,然后执行铸造。

虽然这样基本手续费并不优于链式,但是他可以做到至关重要的大批量铸造,以及他的上链效率可以卡在极限2个区块内完成铸造。

2.1、为什么会有上链效率的指标呢?

这是因为BTC节点有个防止Dos攻击的机制,

在单 utxo的vout 被消费以及其被消费的链路里,会限制最多25个交易在内存池中。

这是为什么大多数大批量Mint多数采用中间地址的原因,目的是解除这样的限制。对于链式而言,资产会叠加起来最终转给用户。

因此链式模型只有25个交易可以同时在内存池中,但是拆分模型则是在拆分的交易上链后,可以无限值放到内存池中(因为父交易已经不在内存池,每个utxo的vout都独立计算25限制)

所以luminex作为最优模型,并不只是gas最低,而是即保持gas很低,也还有大批铸造的能力。

不过,其实也还有比luminex更好的模型。

因为luminex的拆分交易也会单独代打给用户,但是这个资产其实是不用转给用户的,而是可以转给第二个链式交易的utxo里,因为Runes有资产默认流动机制,这样可以再luminex的情况下在减少一个utxo的成本。

2.2、BTC手续费优化率对比

讲述了半天成本,那成本究竟如何衡量?其实很简单,用户平时设置的是单价,即类似于gasPrice,但是BTC上其实是完全依赖于存储数据作为数量单位即vsize。

所以咱们以taproot地址为例(不同地址手续费不同,taproot地址属于较低的手续费),此种地址的结构中:

每增加一个input,vsize增加58。

每增加一个output,vsize增加43。

而写入每个OP_RETURN ,vsize需要30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算出来以下优化率

链式 批量Mint 10笔,成本:i * 10 + o10 +p10 = 1310

拆分 批量Mint 10笔,成本:i * 10 + o10 +o9  +p*10= 1697

gas优化率:(1697-1310)/1697 = 22.8%

链式 批量Mint 20笔,成本:i * 20 + o20 +p20= 2620

拆分 批量Mint 20笔,成本:i * 20 + o20 +o19  +p*20=  3437

gas优化率:(3437-2620)/3437 =  23.8%

看似20%不多,但是在单笔铸造就要消耗100U的巅峰期,10次批量就可以降低200U的成本,细微的成本价差最终映射到成交的心理阈值上。

面对高昂的代打手续费,未来期望在web3圈子里分到最早一杯羹的人,还是需要学会基础的node js,从而直接运行各家开源代码(如上文提及的OKX开源的签名组件)从而直接越过平台收费问题,甚至在下篇交易市场篇中,也可以直接越过多家平台阻拦直接构建跨平台交易,甚至直接监听内存池,直接抢跑谋取收益。

3、总结

Runes资产协议发行1个月,可惜最终并没有突破10亿美金的阈值,也传出Ordinals与runes创始人casey要seppuku的直播趣谈。

但归根究底,还是生态中,代打和市场两个核心基建不完善,让散户参与成本过高,让机构参与缺乏生态运营。

首先目前出现的平台要么收取高额手续费,要么功能不齐全。比如Runestone虽然链式成本低,但是其gas估算不准确,容易导致最后一笔交易的磨损,伴随上链的不确定性,逐步使其退出市场。

还有,目前的代打模型,还是忽略了用户真实诉求,交易本身。

各个打到的资产,往往需要更快速的转手出去,但是在市场早期价格波动巨大的情况,并且btc极度拥挤,其实除了项目方自己市场行为之外,并不会有太多的大批量打资产的需求,换言之,有这么大资金量去打1000笔资产的,也自己有能力去做到,平台的核心用户是散户。

因此链式虽然成本低,但他并不适合最最早期,在高速波动的定价中,在市场缺乏拆分工具的情况下,链式产生的20多张复合在1笔交易中,会让交易的扫货的阈值变高。

最后本文是BTC上资产的代打机制篇,后续还有一份交易市场模型篇,可以适配到(BRC20、Ordinals、Atomical、Runes)等等新资产的交易模式,敬请关注,切勿错过。

参考资料:

runes拆分代打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okx/js-wallet-sdk

ruens协议官方源码:https://github.com/ordinals/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