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与流量角度,浅谈Sonic与TikTok叙事

转载
2 天前
2187
雨中狂睡

文章转载来源: 雨中狂睡

主动去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是一个很 Bullish 的事情。比如 TON 用点点点小游戏来扩大自己的受众,发币,把量带给交易所。

现在, @SonicSVM 同样在走这个模式(不是 Fantom 的那个 Sonic $S ,是 Solana Layer2 Sonic)。

这类叙事兴起的前置条件是:加密行业对能够将 Web2 用户导入 Web3 市场的项目拥有着天然的兴趣(在 $CHILLGUY 起飞之后,有很多大儒辩经)。

但真正让市场大规模意识到这类玩法大有可为的是 Ton。Kaia(Line)和 Sonic(Tiktok)则是这类玩法的继任者。

这也是狗庄拉盘这些代币的原因——它们既有着潜在的上所预期,又拥有着充足的接盘力量(比如我买入 $CATI ?)。

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Kaia、Tiktok 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而这意味着,Sonic 的 Tiktok 应用层 SonicX 同样会受到交易所们的青睐。并且,比起 Telegram 的低门槛注册,Tiktok 本身自带一层 KYC,真实 Web2 用户更多。这对于交易所而言是一块香饽饽。其次是用户群体规模,Tiktok 的用户群体规模是要比 Line 大的。

聊完 Sonic 所处的行业位置,我们简单过一下 Sonic 这个项目。

简单理解,Sonic 是一个 Solana Layer2,专注于游戏赛道。我个人觉得,在市场认知中,技术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市场在参与项目时的实际体感,比如 Sonic 的钱包支持、入金门槛、交易流畅度、生态项目等等。

不得不提的是,Sonic 真的融了蛮多钱的。

当然,从市梦率的角度来看,Sonic 不止是一条游戏链,它是 Web2 Tiktok 用户和 Web3 Solana 生态的桥梁。游戏叙事值几个钱呢?「拉 Web2 用户进入市场」才是大叙事? 在 Crypto 这类以资金炒作为主导的行业内,可能技术也没那么重要,叙事才是一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从 Solana Layer2 游戏链到 Web2&Web3 桥梁,只能说,Sonic 团队为项目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叙事定位。btw,我很喜欢这种能够随时跟随市场叙事的团队,另外两个好的例子是 @SolvProtocol @virtuals_io 。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 Sonic 的 Tokenomics。

$SONIC 总供应量是 2.4B,初始流通占总量的 15%(TGE 时 7% 将会用于空投),其中 57% 的代币会被分配给社区。

$SONIC utility 如下(投资者、基金会和团队在其代币解锁前不允许质押)⬇️

https://x.com/SonicSVM/status/1874078075643900278

$SONIC TEG 时间是 1 月 7 日,也就是下周周二。

$SONIC 的通胀数据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