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Web3支付的十字路口:皈依者的欢乐豆还是反叛者的新范式?

转载
38 天前
5910

文章转载来源: 刺耳的Whistle

这是Whistle的第18篇文章,关于PayTech。

作者| 北辰

关于PayTech的讨论越来越多,Solana、Binance、Coinbase 等crypto行业巨头聚焦Web3支付,Visa、红杉资本、淡马锡等传统金融也在频繁投资加密支付,让人有一种2023年初发生在DePIN上的熟悉感——都是新、旧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大资本在布局,而且叙事都落在了吸引现实世界的资源。在东南亚、南美洲等第三世界,USDT甚至成为了比本国法币更优的选择。

种种不同层面、渠道的信息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那就是Web3支付(PayFi /加密支付)起风了。毕竟如果把全球支付市场比作一份梦幻婚礼的蛋糕,那么蛋糕只要掉一粒渣儿,都会成就一个千亿巨头,而这场淘金热才刚刚开始。

不过由于Web3支付这个概念包罗了太多本不相干的事情,所以我们有必要先界定清楚是从传统金融系统中演化的以USDT等稳定币为核心的FinTech(金融科技),还是从比特币演化出来的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支付系统。

用金融科技实现的Web3支付,只是在原本提供的法币基础上增加了USDT等稳定币,依旧采用传统的层层嵌套的清结算系统。这类产品唯一的价值在于作为影子美元的USDT等稳定币,否则跟支持Q币、欢乐豆没有任何区别。

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而实现的Web3支付,现在转账已经很方便了,但还没有实现高频支付。这类Web3支付其实是酝酿了数百年的经济学思想,并在过去十多年的加密试验场里得到了验证,沿着这个方向前行,你会发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征途正在黎明破晓时分起航!

一、传统金融科技体系下的Web3支付

大多数Web3支付产品所谓的Web3其实指的是USDT等稳定币,产品层面依然跟其他Web2支付没有区别,都是基于传统支付体系的某个环节的API而开发了一个应用,只不过支持了USDT之类的货币类型。而且由于是额外嫁接了另类货币,所以渠道成本其实要高于法币。

我们先跳出纷繁复杂的科技和金融领域的黑话,来捋清传统金融科技的支付系统的本来面目,关于Web3支付的成色如何也就清晰多了。

1.1.传统的支付系统及PayTech的演进

先以日常生活中的支付场景为例,解析一下传统的支付处理流程。我们在便利店结账时,手机扫码然后确认支付即可,然而这个不到一秒钟的动作,背后是有六七个参与方经过了十几道程序才完成

首先客户会选择支付方式(如信用卡、借记卡或者支付宝之类的数字钱包),确认后支付网关会把这笔交易的信息加密后传递给支付处理商/处理器,在检查没有异常后就放行,转给卡组织(如Visa、万事达),卡组织再转给银行卡所在的发卡行,验证是否足额后,就从客户的账户中扣除资金(但是注意,并没有直接转账,而是先托管着),然后信息再按原路返回,依次经卡组织、支付处理商/处理器、支付网关发送到商家,商家显示支付成功。但是真正到账还得至少一个工作日,清结算的流程也很复杂,这里不再赘述。

现代金融系统如此复杂的处理流程,是在邮政马车的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改变这个体系,而是从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切入,负责加速信息的处理,这就是FinTech的全部价值之所在。毕竟,在无数笔交易的积累下,每个环节都意味着巨量的财富,

银行虽然从1970年代就开始电子化,但FinTech的思路一直都是把业务搬到线上以便加速处理。银行内部的架构和流程没有变化,顶多算是为了集约化而推进了中台建设,以便跟第三方的支付公司竞争。

卡组织作为跨银行的清算网络,核心业务是解决跨银行交易的签发、结算和对账,也在1970年代就开始了电子化,但业务逻辑跟纸质账单时代没有区别,FinTech只是加快了处理速度。

不过以Visa为代表的卡组织,在此基础上推出了支付终端——POS机,不仅很快就占据了零售业的主流支付市场,而且从此支付生态系统都围绕着支付终端而展开。比如成就了一批以VeriFone(惠尔丰)为代表的硬件制造商,以及分化出了支付服务提供商(PSP)的角色,并把支付服务提供商的任务又抽象出了支付处理商/处理器和支付网关。

如果说卡组织是通过组建银行网络的方式,让商家可以接收来自更多银行的转账,那么PSP(支付服务提供商)则进一步让商家可以接收更多的卡组织及其他支付渠道(如后来的Paypal)的转账。至于支付处理商/处理器和支付网关,则是在不同阶段负责传输信息和检查信息。

以上环节的FinTech,都是在加快信息处理的效率,整个流程依旧是复杂冗长的,当然费用也是高昂的。比如仅不起眼的支付处理器,预计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就超过1900亿美元。

真正能称得上革命性的FinTech,是1998年的Paypal,用户用邮箱注册账户/数字钱包,充值后就能绕过传统金融系统,在平台内部无损地转账,只有提现时要跟银行打交道,才会产生费用。尽管Paypal的处理方式跟游戏公司的欢乐豆没有区别,但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硬生生从传统金融系统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迫使传统金融也步履蹒跚地迈入了互联网支付的时代,而代价就是以Paypal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不断面临被起诉和打压。

Paypal之后的支付领域尽管在商业上极速狂飙,比如后起之秀支付宝逐步搭建了一套完全可以替代银行的金融服务平台,甚至还建立了一套超越了银行系统的信用体系,但在FinTech上的进步只有二维码这种微创新,再无机制上的革命。

1.2.基于金融科技的Web3支付

现在无论是加密货币巨头还是传统支付公司,推出来的Web3支付项目无一不是建立在传统支付系统的基础上,不过还是可以再具体区分介绍一下。

1.2.1.传统支付公司:把USDT当作欢乐豆

传统支付公司积极进入Web3,虽然也有获取新用户的考虑,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进攻型防守,害怕错过加密货币这个趋势。就像美国大选中候选人竞相表态支持加密货币,只是花了极小的精力来争取一下非核心战略版图的资源而已。

事实上传统支付公司过去没有改变传统金融体系,进入Web3也同样不会改变,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市场占有率优势,在提供的诸多服务中又添加了加密货币这一资产类别而已,技术难度相当于添加了欢乐豆。

从银行(如ZA Bank)到卡组织(如Visa)再到支付服务提供商(如PayPal),他们宣称拥抱crypto,而且也确实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但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实际在做什么。所有的业务总结起来就是让消费者可以使⽤银行卡购买加密货币,并进⾏转账、⽀付,也就是作为「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兑换渠道」来赚取兑换费,这完全是OTC的市场。至于「让终端消费者无缝体验」之类的技术更没什么稀奇,因为欢乐豆也是一样的。

真正能在Web3支付上更进一步的传统支付公司还得是PayPal,他们在以太坊和Solana上发行了美元稳定币PYUSD(PayPal USD)。PayPal宣称是为了「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可编程性、智能合约和代币化来实现即时结算,并与最广泛使用的交易所、钱包和dApp兼容……」,因为这样不仅能赚取法币与PYUSD之间的兑换手续费,还能延长资金的沉淀时间,跟Binance推出BUSD的初衷是一样的。

PayPal更长远的目标是有望取代银行卡成为主要支付渠道。当然目前来看,它既没有电商平台的基本盘,也没有占据线下商户的市场,而且各大平台也都在推出自己的支付工具(如Apple Pay),所以试图通过PYUSD来重返巅峰时刻的机会似乎不大。

相比于缺乏支付场景的PayPal,2009年成立的支付平台Square则在线下建立了庞大的商户支付网络,并且通过费率折扣等方式推广自有支付工具CashApp,似有取代银行卡成为主要支付渠道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Square的创始人Jack Dorsey也是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及前CTO。

Square正式进军Web3的方式是开发比特币矿机,但它的前员工在2023年出来创立了Web3支付公司Bridge,并获得了红杉资本、Ribbit、Index等机构5800万美元投资,而且10月份又作价11亿美元卖给了支付处理商Stripe。Bridge所做的其实就是让客户存入美元和欧元,创建稳定币,然后用稳定币来转账,把稳定币当作欢乐豆你就豁然开朗了。当然我不是在批评Bridge,事实上Bridge已经悄然间实现了当年Ripple许下的宏大叙事。

类似的产品还有汇旺,据说是成都团队,但之所以能在东南亚做出风生水起的产品,主要原因是那里的政策空间比较大,黑灰产的收款工具无疑是非常大的刚需。

比支付工具更为底层的产品是货币本身,现在除了USDT、USDC,还涌现了许多具体场景下的稳定币,如在贝莱德支持下的Ondo Finance推出的OUSG和USDY,用于投资短期美国国债、银行活期存款。

总而言之,传统支付公司的Web3支付,相当于欢乐豆的技术难度,门槛在于能否找到自己的支付场景

1.2.2.加密货币巨头:热衷发行联名银行卡

如果说传统金融是用支持欢乐豆的方式来赚OTC的手续费,那么加密货币巨头则是反过来,用支持银行卡的方式来赚OTC的手续费,总之他们双向奔赴来打通银行卡与欢乐豆之间的通道。

Coinbase、Binance这些交易所之所以选择与Visa、万事达等老牌支付巨头合作发行联名的加密银行卡,固然是为了借力传统金融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更多的加密资产进来,还有一个隐秘的原因,那就是打造品牌。毕竟只要发卡,就可以宣称支持「在全球超过6000万家线上和线下商家处兑换和消费加密货币」,实际上只需要跟Visa国际组织里的某家会员银行合作即可,甚至直接外包给第三方发卡机构就搞定了

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有几分像移动支付刚兴盛的2015年左右,涌现了许多移动支付创业公司,技术甚至牌照都是套壳的,但不妨碍资本市场青睐这个新风口。

加密货币巨头的联名卡的运营成本其实蛮高,比如硬件钱包OneKey推出的OneKey Card运营一年多就下线了。据公告透露,「这里有很多挑战,想要同时做到小团队低成本运作、低廉手续费、卡段稳定运行、抗黑灰产、合规... 平衡这些因素是非常困难的」。

后来又出现了PayFi这个围绕发送/接收结算而构建的链上新金融的概念,试图来重新定义支付,号称「摆脱了传统银行系统的束缚,使用户能够以低费用在全球范围内发送加密货币,并可选择将加密资产轻松提现至个人保管」。但就目前的解决方案来看,都是在传统支付体系的框架抢占OTC商家的市场,他们的合规性又注定了最后会跟传统银行系统以及欢乐豆没有区别。

真正能在PayTech上带来机制革命的Web3支付方案,还得是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而实现的解决方案。

二、区块链支付:监管内外的区块链支付是两个物种

无论是央行CBDC、私营机构还是公链,讨论Web3支付时都绕不开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 ,即使他们很多人把USDT当作欢乐豆来处理,但至少这里的欢乐豆是基于DLT发行的。

DLT本质上是一种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的数据库,每个节点都共享和同步相同副本。区块链就是一种DLT,不过DLT不一定是区块链。随着比特币诞生而引发的区块链及加密货币的冲击,DLT越来越被当作取代传统中心化实体来转移资金的新基础设施,当然多数是作为替代方案还停留在试验阶段。

DLT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个点对点(P2P)的网络,所以交易双方不再需要复杂的中介机构,直接通过公共账本就能验证金融交易,从而实现清结算,而且DLT还24/7全天候运行。而且基于DLT做支付,还有一个优势是货币具有可编程性——不仅能通过智能合约来定义不同的货币规则,而且跟其他智能合约交互时还能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以上是基于DLT做支付的共同优势,可问题在于DLT与DLT之间的差异之大甚至存在生殖隔离,比如公链与联盟链。而且即使都是公链,仅共识算法类型的不同(如PoW与PoS),确认速度、成本结构都可能千差万别,何况是基于不同类型DLT所构建的支付应用。

行业似乎忽略了这些不同,只在意TPS的快与慢以及合规与否。不过市场不同于学术界依赖同行评议(可能论文发表得多了就成了权威),DLT的发展终究是要交给市场来验证。

2.1.联盟链及CBDC是苟合的产物

联盟链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心化系统苟合的产物——基于DLT技术,并严格控制着访问权限。这种貌似去中心化的中心化方案,可以满足监管合规性,但实质上依然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就注定了只是在传统金融体系内的某个环节发挥降本增效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体系本身。

在最主流的叙事中,央行数字货币(CBDC)似乎才是Web3支付的终点。虽然CBDC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不止是技术层面,甚至从货币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而有的CBDC方案还不如联盟链,因为压根儿就是一个中心化数据库,只能说借鉴了一些DLT的技术特征,如多节点、共识机制。不过更为荒谬的是,有些拿着中心化数据库的技术拼凑出了一个带着版本号的关系型数据库,没有区块,也没有链,却吹嘘为区块链的创新,比如Sui。

所以基于联盟链做的支付应用以及CBDC,也只是针对组织内部的清结算系统进行局部的工具迭代,而非涉及整个金融体系的范式革命。而且这些工具迭代理论上直接用中心化数据库的效果会更好。

这种用新技术来重复旧业务的现象只是过渡阶段的特殊产物。香港已经在基于DLT构建金融产品方面沉淀了不少案例,目前来看并没有带来业务上质的飞跃。所以我们还是聚焦那些真正构建在公链上的Web3支付吧。

2.2.公链在模仿联盟链

真正的Web3支付应该构建在公链上,这也是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最原初的愿景。这些年来沿着这个思路不断扩展,今年7月份时Solana基金会主席Lily Liu正式提出了PayFi概念。

她将PayFi定义为「围绕货币时间价值构建的新金融原语」,是在结算层之上的金融创新。DeFi是解决交易问题,PayFi则涉及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发送和接收,如供应链金融、发薪贷款、信用卡、企业信贷、银行间回购等场景,所以市场也更大。

Lily Liu认为PayFi的成功要满足三个条件:快速且低成本、广泛使用的货币、开发者,最后的结论是只有Solana才能完美满足。前面的论述倒也没有指摘之处,不过这个结论一定会招来许多竞争对手的反对,比如Ripple。

Ripple在2012年就正式做PayFi了(当时还没有这个词汇),定位是可以让全球金融机构之间用XRP进行转账的区块链,曾被寄予了打破SWIFT垄断的厚望,在2019年还入选了《福布斯》最具创新力的50家金融科技公司。

Ripple的Layer1是XRP Ledger,这是一个基于联邦学习的区块链,严格来讲是个联盟链,尽管它自称是公链(只能说它开源而已)。最初的业务是照抄比特币,只是速度更快——让大家直接采用它的原生资产XRP来转账。

Ripple团队持有着大量XRP,并不断出售获利,而且还屡次通过释放回购消息、与做市商合作增加交易量等方式在二级市场拉盘。他们在出售XRP时有意模糊了XRP与Ripple股权之间的关系,所以被SEC盯上,深陷纠纷四年之久,近期应该会和解,但并不妨碍XRP没啥用的基本事实。Ripple后来也意识到不会有人用XRP这种价格波动的空气币来支付(甚至比特币因为波动性而不适用于零售支付),所以尝试推出稳定币RLUSD、给各个国家构建CBDC、提供资产代币化(Asset Tokenization)和托管服务。

如果只是根据Ripple的宣传材料来判断,你会觉得Ripple凭借能够在几秒内完成支付的优势,已覆盖全球80多个支付市场,处理交易量超过500亿美元。但实际上Ripple针对银行的xCurrent ,只是把跨银行转帐的信息记录在Ripple的区块链上而已,最核心的自动对账引擎技术其实跟传统清算机构没有区别。Ripple在2023年收购的数字资产托管技术提供商Metaco,该业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牌照和渠道。至于用XRP这种价格波动的空气币来进行消费支付就更是伪命题了。

一言以蔽之,Ripple在PayFi市场发挥了顶级营销家的作用。就像刚才提到的加密公司只要跟Visa国际组织里的某家会员银行合作,就能宣称产品「在全球超过6000万家线上和线下商家处兑换和消费加密货币」。

总之,几乎所有公链在谈论PayFi时,都是在强调它的速度多快,它多便宜,它多合规,但是基于公链所做的PayFi产品(比如Huma Finance)依旧是在传统支付体系内把区块链作为记账工具而已。除了没有KYC,跟联盟链有什么区别?

2.3.比特币闪电网络及局限性

所以还是得看构建在公链上的加密原生的方案,但是往往受限于公链的区块大小和确认时间,所以只能作为汇款转账,无法支持日常生活中高频的小额支付。比特币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在链下建立了支付通道(channel),这个通道相当于账户A与账户B共同创建的一个多签钱包,他们都往该钱包里充值,然后可以无限次转账(每次转账实质上是更新一下钱包余额分配状态,形成一个新的UTXO,也就是未花费的交易输出),直到最后一笔转账也就是关闭通道时,才会交由比特币网络来验证。所以闪电网络可以在不改变比特币底层机制的情况下实现高频支付

到这里也许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支付通道内的余额变动并没有上链,那么如何来保障安全性?传统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取决于机构的信用担保,但闪电网络则通过LN-Penalty 、HTLC(哈希时间锁合约)等密码学技术确保了支付通道的安全性,具体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刚才讨论的安全通道是一对一的,但在实际转账中,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单独建一个多签钱包,所以就出现了一对多的方案,也就是多跳路由技术。通俗来讲就是A与B之间有支付通道,B与C之间也有支付通道,那么A直接转账给B,B再转账给C即可,账户B充当了中继节点的角色,A与B就不用再单独建支付通道了。根据六度分隔理论,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世界上任意一个人。

这个一对多的方案需要中继用户必须定期在线且资金充足,否则可能交易失败,闪电网络采用了多路径路由、节点冗余等技术足以克服这些挑战。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设计未免太过理想化——假设用户愿意提前锁定大量资金,假设用户愿意容忍各种技术限制,这些都与PayFi原本要解决的资本效率问题背道而驰

闪电网络的方案后来从比特币扩展到了其他公链。例如基于Nervos CKB构建的Fiber Network,具有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能力,在资产管理方面更灵活,但依旧没有跳出支付通道设计带来的困境。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可能很难重塑整个支付体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才能带来系统性的范式革命?

三、货币的终点是没有货币

金融从来都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存在,仅仅是技术的话很难带来实质的变革,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个系统。

金融是为了服务现实交易而发展出来的工具体系,货币在其中扮演着价值记账单位的角色,由此衍生了极为复杂的交易系统、清算系统和信用体系等。正因为我们绕不开货币,准确来说是绕不开法币,更准确来说是绕不开美元,所以目前的Web3支付赛道甚至整个crypto市场,最高追求就是被纳入以USDT为代表的影子美元的经济体系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这段话出自波伏娃1949年所著的《第二性》,我认为里面的「女人」完全可以替换为「crypto」,至少Web3支付赛道正在这条坠落到极乐的道路上忘我地狂奔。而我想指出的是,完全可以沿着另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走下去,这条道路是数百年的经济学思想推演出来的,而且在过去十多年的加密试验场里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

3.1.货币的演进逻辑

我们梳理一遍从贝壳到数字货币的货币发展史,就会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货币这个中介可能会消失。

在货币还没诞生的时候是以物易物,不过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不仅需要精准匹配交易双方的需求,而且交换时也很难给出公允的交换比率,另外商品也难以平均分割。

所以就自然而然地采用了一些普遍需要的、便于储存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入了商品货币阶段。比如兽皮、牲畜(话说许多语言中"金钱"一词都与牲畜有词源关系)、谷物、布匹、食盐以及贝壳之类的装饰品等。

后来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便携性、耐久性、可分割性等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货币开始往金属集中,进入到了金属货币阶段。

不过随着贸易规模的发展,即使是贵金属货币,商人大量存放和携带也不方便,他们选择把贵金属存放在有保险库和守卫的金匠那里,然后直接拿着类似于仓单的存储票据在市场上交易,这种票据作为一种准货币逐渐被法律认可。

由于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频繁调取自己存储的贵金属,所以金匠往往会超发票据,这时候票据的价值就建立在金匠的信用基础之上。后来从金匠又演化出了更为专业的银行(18世纪伦敦大多数银行家仍是金匠公会的成员),从此以机构信用为基础,直接进入到纸币阶段,当然也建立了相对规范的货币发行和兑付规则。

话说交子作为最早的纸币,在南宋时期发行的背景也差不多类似,而且后续的发展路径也差不多,都是私人商业机构先发行并自由竞争,然后被政府垄断,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将发行权集中于央行,并且强制印制出来的法币流通(这一点极为糟糕!)。

进入国家信用货币阶段后,货币发行权已经成为了国家主权的一部分,货币本身再没有发生更大的变化(顶多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从金本位的束缚中解放,更进一步地放飞),接下来的发展才是关于技术的。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纸币(本质上是票据)都无法满足需求了。但是如果双方都是在同一家银行开户,那么他们其实不需要使用纸币,通过银行转账这种纯粹的账簿记录就能完成交易,无非需要银行在背后进行复杂的清算而已。这种清算自然也能服务于不同银行间的转账,于是逐渐形成了银行网络以及银行信用体系,包括我们所熟悉的信用卡、电子支付也都是在这个体系之内。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金融系统会如此臃肿,是历史演进过程中累积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路径依赖

回顾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货币是服务贸易而产生的,是为了高效地匹配供需,从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即使是国家信用货币也不例外。

不过国家信用货币依赖央行的调控,且不论央行的调控是否正确,每个国家的央行利益出发点都是不一致的,所以这些政策最终会扰乱原本的价格结构,引导资源投向错误的方向,错误不断积累直到最后聚在一起被清算。所以哈耶克主张货币非国家化,需要来一场像19世纪的自由贸易运动那样的自由货币运动,然后形成新的银行体系。

既然随着交换机制(尤其是清算系统)的演进,货币已经从实物的交换媒介演变为抽象的记账单位,那么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地直接完成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毕竟货币的产生只是为了克服以物易物的局限性。这绝不是倒退到原始社会,以物易物之所以被货币取代,是因为当时的市场太小,缺乏足够的巧合来匹配需求。

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交换机制的演进,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事实在上世纪90年代的阿根廷,一些社区已经尝试以内部信用券作为另类货币,帮助弱势群体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最高峰600万人使用),只是后来因为发行端泛滥,就跟今天地方政府发行的垃圾债券一样烂尾了,但是crypto世界直接在技术上杜绝了这种烂尾的可能性。

不过这里要补充说明一点,作者并不是极端地认为应该完全消灭货币,只是认为未来不再需要货币作为交易的中介,但依旧需要一个共同的价值参照标准,毕竟海量的商品之间的比率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理想的计量单位不应该是无限制通膨的法币,但更不应该是供应有限的黄金、比特币之类的资产,因为这意味着后来者的成本一定要高于早期持有者,也就必然导致持有者倾向于囤积,最终造成不必要的通缩。

3.2.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朋克的试验

这种触及到更深层次的金融系统的技术是比特币开启的区块链。作为无需信任的点对点的价值交换系统,可以直接跳过传统金融里的多级清算体系(他们所做的也无非是计算金额)。

而且在区块链世界里,每一种代币(token)都意味着某种价值、所有权甚至访问权,也就是说它们天然就是一种链上原生的商品或者服务,它们之间可以通过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来交换,跳过了货币这个中介直接来计算交换比率,所以不仅不需要实物货币,甚至干脆不需要货币。

这种方案看起来是中本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方夜谭,但实际上早在1875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William Stanley Jevons就在著作《货币及其交换机制》(Mone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change)中就推演了货币的发展路径,认为将来会进入到以物易物的阶段,而且他当时先知般预言了美元正在坚定不移地走向国际货币。

而且过去几十年来的密码学实践也在验证这种猜想。如果我们追溯起点,其实远早于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白皮书,甚至是在互联网还没开放的1982年,密码学家David Chaum就提出了匿名电子货币的想法,大致是通过成员一致性的公共记录来保存系统,可以说是区块链的雏型,并在次年实现,也就是Ecash。不过这里所说的数字货币CyberBucks其实是法币的电子化表现形式。

Ecash跟一些银行合作过,愿景与方式跟四十年后的今天的大多数Web3支付类似。比尔·盖茨也曾接触过Ecash团队,当时想把它集成到Windows 95系统中来实现全球支付,但后来无疾而终。话说这个想法跟三十多年后扎克伯格想发行一篮子货币Libra并集成到FaceBook差不多,只是后者更激进一些,直接发行货币。

真正的货币创造是在1998年由大学生Wei Dai提出的B-money,那是一篇激情澎湃的宣言,开篇即旗帜鲜明地说,「我对蒂姆·梅的加密无政府主义很感兴趣。与传统上与“无政府主义”一词相关的社区不同,在加密无政府主义中,政府不是暂时被摧毁,而是被永久禁止和永久不需要。这是一个暴力威胁无能为力的社区,因为暴力是不可能的。暴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参与者无法与他们的真实姓名或实际位置联系起来」。

十年之后问世的比特币的基本构想就是脱胎于这篇文章(尤其是将货币与计算成本挂钩),可以说crypto自打娘胎里就有着深刻的加密朋克主义的色彩,宿命就是作为反叛者用密码学来追求自由意志和权力下放,并最终从网络空间扩张到现实世界,去重塑金融、通信和治理,悲哀的是今天的Web3却往反方向开启了朝圣之路

在B-money提出来的同年,密码学家Nick Szabo也独立提出了Bit Gold的构想(但是一直没人帮他写代码),可以说比特币在技术层面有着直接的继承,比如PoW机制、时间戳和链式结构等。另外,话说他在更早之前的1996年就已经研究智能合约了。

经过许多个思想和技术的猜想、试验,最终促成了中本聪在2008年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共识算法与公钥密码学相结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种去中心化货币,开启了区块链的时代。

不过他固执地认为比特币并不需要脚本系统,这就给了后来者机会。比如2012年Yoni Assia提出了Colored Coins(彩色币)的构想,这是一个建立在比特币之上的用来发行介于FT与NFT之间的资产的协议层,每一个属性即一个颜色,最终许多个参数组成了彩色硬币,因此可以映射现实世界中多维的资产,如股票、出租车、购物券、订阅服务甚至名画原件。

Colored Coins让比特币可以表示各种数字资产,但囿于比特币的功能限制,只能发行和交易,依旧不能支持图灵完备的脚本。于是团队核心成员Vitalik Buterin另起炉灶发布了以太坊白皮书《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平台》,从此内置图灵完备编程语言的区块链正式问世了,允许任何人编写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到此为止,从经济学的理论准备到密码学的技术基础都已经具备了,应该迎接真正的范式革命了。

结论

真正的范式革命,绝不是作为旧秩序的皈依者来一场迷途知返的朝圣之路,而是作为反叛者坚定地在经验之外探索新世界

在Web3支付这个小径分岔的花园,皈依者的道路上正在热闹地表演着欢乐豆的把戏吸引无数观众。反叛者的道路上则布满荆棘,注定是「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从杰文斯到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已经预见了货币终将回归到更本质的交换形式。从赛博朋克到加密无政府主义,创作者和密码学家们已经在加密世界的试验场里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可靠的新范式,在下一篇文章中,将展示如何基于对区块链特性的深刻理解,将零散的技术碎片构建出完全不同的支付范式,并在未来随着嵌入式金融和开放银行等趋势,尝试成为一个全新的⾦融世界。

在这条艰难但可靠的道路上,我们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一起在技术堆栈和商业场景方面贡献力量,开拓属于我们的范式革命。欢迎关注与讨论~

64x64

特朗普就职典礼引发全新期待:能否兑现十大加密货币新政?

App打开
64x64

AI领衔主演,22个加密项目集体下场布局AIAgent

App打开
64x64

未来已来,FO.COM 品牌发布会 1 月 9 日将在香港举行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