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我,机器人

转载
2207 天前
18417

来源:起风财经

 最近出了这么一个新闻,日本出了一款“AI”老婆,上市1个小时居然卖了一万多“个”(“只”?“台”?)。

  虽然知道日本有许多癖好奇特的人,但我还是怀疑这则新闻的真实性:人工智能真的到了能做出“老婆”的程度了吗?(不要跟我提那种人形女友)。

  自从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人们就对制造出真正的智能机器人类无限的神往,这种机器人不是那种自动化的机械手,而是真的能理解人意图,和人交互甚至具有情感的机器人。上则新闻中购买“AI”老婆的日本男人也应该是想买一个温存的人工老婆。

  再看另一个案例,美国大片《人工智能》(英文名《A.I.》)拍于2001年,一对夫妻的儿子生了重病被永久冷冻起来。为了缓解“丧”子之痛,夫妻俩从机器人工厂“领养”了一个机器小孩戴维。

  妻子通过向戴维念简短的口令,让戴维“认”自己为妈妈,永远地爱自己。后来夫妻俩把对儿子的感情转移给了戴维,这些感情被视作人类之爱储存在戴维的记忆芯片中。

  但是不久后,被冷冻的儿子经过治疗康复了。康复的儿子不愿意和戴维分享母亲,母亲只好把戴维扔到了很远的树林里。

  从此戴维就开始了漫长的找妈妈的过程。他和其它被丢弃的机器人一起经历了种种磨难,锲而不舍地找了两千年。所有观众都记住了小演员海利?乔?奥斯蒙特那双忧伤的、蓝色的、深不见底的眼睛(不要手贱搜海利现在的照片)。

  关于智能机器人的电影还有很多,《攻壳机动队》、《我,机器人》、《HER》、《机器姬》等等。通过这些电影可以看出,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人们是既向往又惧怕。

  那么,人们到底能不能造出这种完美的机器人?

  电影中完美的情感机器人目前只是人们的梦想

  “至少目前不能,”合肥工业大学情感计算研究所所长孙晓回答,“等到本世纪中叶,也许会出现。”

  孙晓表示,人工智能分几个层次:计算、感知、认知。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机器人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即只能模拟人的感知。现在的人工智能感知和计算能力已经很强了,可以为人类做辅助工作,比如去一些人类去不了的地方,探险营救之类。但没有上升到认知和决策层面,没有增加情感或模拟人类,那已经属于强人工智能(即有知觉、有自我意识,可以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范畴。

  著名的阿尔法狗也是弱人工智能,它只是在不断地学习现有的棋谱,还没有学习复杂的推理。

  “‘日本的‘AI’老婆,更多的是商业噱头。”他说。因为无论是“AI”老婆还是像戴维一样的“AI”养子,都牵涉到深度的智能和情感人工智能,这是比普通人工智能要求更高的技术。

  2014年,阿里曾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SBRH投资7亿多人民币,软银对外宣传公司研发的机器人Pepper能达到五岁小孩的智商。这也只是比较简单的情感识别技术,谈不上什么认知智能或者情商。

  完美的情感机器人可谓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理想的情感机器人,是有大脑有知觉的,能够根据人类的语音、语言及面部表情进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情感。

  研究情感智能最积极的国家是日本,日本对这种感性工学的研究特别注重。日本人有“为他人着想”“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执念,映射到机器人上,就是让机器人也具有人类体贴入微的情感。

  机器人识别情感主要通过一些心理的外在表征,如说话内容、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脸红不红、是否出汗、是否心加速、呼吸是否变快等多个通道。通过程序抓取分析,就能关联反映出具体的情绪。

  情感智能机器人未来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安徽省的省重点实验室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研究所希望在健康养老、家庭陪护、公共安全与交通等多个场景下实现情感计算的应用和产业化。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如自闭症、抑郁症等。对于有心理疾病的群体,让他们跟智能情感机器人进行交流,让智能机器人一方面诊断出问题,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解开心结、平复情绪。

  给机器人“装心”为什么这么难?

  上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莎琳德?皮卡德提出了“情感计算”概念,先从生理学角度检测人体的各种心理参数,如心跳、脉搏、脑电波等,据此计算人的情感状态;再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各种传感器接收并处理环境信息,并据此计算机器人所处的情感状态。

  与人类间的情感交流过程类似,情感机器人的运作过程包括情感信息的获取、识别分析和表达。首先,机器人需通过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和各类传感器等来获取外界信息。与一般智能机器人不同的是,情感机器人会更有目的地获取与情感相关的有效信息,如人脸的表情和动作,语音的高低、强弱等。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提出了脸部情感的表达方法,即脸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通过不同编码和运动单元的组合,可以让机器人自动识别与合成复杂的表情变化,如幸福、愤怒、悲伤等表情。类似的还有动作分析模型和声学模型。

  除了情感分析模型外,还需要建立知识库,让机器人“掌握”人们熟知的常识和惯用表达,比如“买买买”这类潮流用语。通过情感识别与分析的反过程,即给定一种情感状态,再通过语音合成、面部表情合成和动作合成后,一个相对成熟的情感机器人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样一个情感机器人的制造过程,虽然逻辑上说的过去,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情感计算就是给机器人“装心”,这项工作在国内还在持续的探索阶段。

  最大的困难就是数据。外界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科学家都要将其数字化,再用程序输人机器人芯片中,这需要的数据量无法想象。

  而且,不仅需要海量数据,还需要海量打标签的数据。

  海量的数据往往集中在巨头手中,很贵。而且数据标注需要人亲自去做,工作量巨大、耗时漫长。并且有的专业标签比如医学类一定要专业人士去打。

  其实,这些数据标注出来后就是金矿。目前有能力处理数据的都是“有钱有闲”的大公司。

  国外谷歌做的较好,国内阿里研究院、百度研究院、金山AI研究院也在尝试。小公司没实力去做这种“50年后才能看到未来”的事。至于学术界,更没有足够的数据资源做研究。

  即使大公司也不可能收集人类生存的所有数据。有人正在努力让人工智能实现“小样本学习”或“零样本学习”,即让人工智能只看一只猫,就能把所有猫的样子总结出来,但这也只在研究阶段。

  另外,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的运转原理还没有完全了解,无法设计情感机器人的某些功能。

  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家还远未达到全面了解的程度。这一难题关系到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芯片软硬件,IBM、谷歌正在做神经网络芯片,模仿人大脑。但是人脑本身就没理解透,造出来的只能是功能性的模拟,而非原理性的。

  “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毁灭人类,我认为短时间内不需要有这个顾虑。”孙晓表示,业界统一的看法是,到21世纪中期,即2050年左右将出现强人工智能的雏形。《人工智能》中的戴维不会出现,预计会出现人机融合的情况,即人们的器官、生理功能、意识等用机器和芯片替代。

  芯片研发是我国人工智能的弱点

  其实,我国的人工智能水平在有的领域已经弯道超车,比如软件、智能算法系统等,已经达到或超过美国。中文信息交互、电子商务等方面已远超国外。但在核心智能芯片研发上还较弱。

  原因比较复杂。一是硬件人才教育力量不足,且短期内不易改变。

  二是目前国内手机行业不需要做研发,因为芯片从国外直接拿来就能用,企业缺少培养人才的动力。

  许多专家都认为,提升国内芯片水平要靠国家力量推进。通过前段时间中兴被美国禁运一事,中国已经意识到有的最核心技术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现在除了国家部署投入,一些大的企业财团如阿里也在加强研发。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很大,对于网上说的人工智能博士毕业80万年薪的事,孙晓表示有这种情况。与许多人的想法不同,他并不认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过程很漫长。

  “我自己在这个领域研究了十几年了,也没觉得自己非常精通。”孙晓说,“但如果培养人工智能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是比较快的。”

  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程序员或软件工程师,物联网、网络工程、人工智能等人才都是在此基础上分化而来的。人工智能行业要求对相关算法和数学等理论进行强化,然后在实操中慢慢成材。

  现在大学生也意识到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热,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实验班,面向全校大一工科专业招收30人,报名的有将近300人。明年合工大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将正式招生。

  结语

  现在的90后都说:

  “单身生活很孤独吗?不,我可以跟小度、小爱同学和天猫精灵组团聊天。”

  50年后,90后也许会说:

  “空巢老人很可怜吗?不,我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做我的宠物、孩子、老伴、情人、死党、厨师、家庭医生、麻友……” 


64x64

观点:此次下跌只是一次常规的市场震荡

App打开
64x64

借贷平台HyperLend为何是Hyperliquid生态流动性支柱?

App打开
64x64

OSL交易时刻:BTC距历史高点回调超11%,分析师认为属短期波动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