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2021年中国区块链发展趋势

转载
1392 天前
5955

文章来源:赛迪区块链


展望2021年,我国区块链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各行业应用标准逐步,建立,发展方向从技术引领步入市场渗透;区块链融合应用在金融、供应链、政务等多个领域开始落地,产业规模将呈现高速增长。但当前我国区块链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仍需重点关注,并着手在2021年加以解决或缓解,如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安全问题、人才缺口问题亟需改善,融合应用场景仍需深入探索。因此,赛迪研究院提出,要加快构建区块链生态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块链与其他新技术协同发展,大力培育专业人才,以实现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


1

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专项政策持续出台


截止到2020年11月,国家层面共有50项区块链政策信息公布,主要围绕区块链监管、区块链扶持、区块链产业应用展开。各地区块链相关政策达190余项,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等22个省市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政策,同比2019年大幅增加,主要以积极推动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监管、鼓励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应用为主。纵观全球,各国的区块链相关法案,也主要集中在推动创新、加强监管、区块链采用等鼓励发展等层面。

展望2021年,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区块链的高度重视,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顶层设计、专项政策、监管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加强,区块链将真正奠定其信息基础设施的地位,同时向融合基础设施方向演进,全面开启我国区块链发展新格局。

(二)核心技术将不断进步,创新趋向多元化


2020年我国区块链专利数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20年中国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数量达10393项。总体来看,区块链核心技术创新取得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呈多元化发展,涉及领域主要有区块链跨链、区块链隐私保护、区块链数据安全等技术方面。针对区块链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目前有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哈希锁定等技术在内的跨链技术解决方法。多种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案被提出,大致分为三类∶基于混币协议的技术、基于加密协议的技术、基于安全通道协议的技术。2020年,万维链、蚂蚁区块链、天德科技、腾讯、亨通集团量子保密通信团队等众多技术团队在跨链技术领域、区块链隐私保护、区块链数据安全解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展望2021年,随着对区块链技术创新的不断投入,明确主攻方向,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可拓展性、互操性、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将成为区块链核心技术突破的主要方向。

(三)企业数量将稳步增长,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0年,我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增速较快,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具有实际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达1350余家,企业细分服务覆盖了底层技术研发、行业应用、产业推广、区块链媒体、区块链安全服务、解决方案、DApp应用等领域,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的《2020区块链技术创新典型企业名录》显示,各企业的团队实力、科研实力、创新实力、产品竞争力以及运营能力均表现稳定。2020年我国区块链企业资金运作整体良好,企业深挖底层技术研发,积极布局区块链产业应用,在各地区政府、区块链团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下,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应用得到长足发展。投融资方面,我国区块链企业融资趋于合理。2020年上半年,新注册成立的区块链企业中有8家获得投融资,受疫情影响,投融资项目增速有所降低,但总体趋势仍处增长通道,行业覆盖规模也逐步扩大。

展望2021年,我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将持续增长,企业将重点在核心技术研发、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升竞争实力,我国区块链发展将进入稳健成长期。

(四)产业规模继续高速增长,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2020年,区块链产业凭借其价值潜力和政策利好,迎来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区块链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层较2019年更加完善。赛迪区块链研究院预计,全年产业规模约达50亿元。现阶段,我国区块链产业链主要以金融应用、解决方案、BaaS平台居多,占比分别为18%、10%、9%,对比2019年,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逐年增长;其次是供应链应用、数据服务、媒体社区和基础协议,占比分别为8%、6%、5%、4%;信息安全、智能合约等方面占比较少,均占比2%。

展望2021年,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社会认知逐步提高,场景日益丰富,区块链应用效果逐步显现,通过与其他新技术的协同创新发展、区块链赋能传统行业,将为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带来崭新机遇。

(五)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展,加速推进项目落地


2020年以来,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政务服务、司法领域、医疗健康、产品溯源、公益慈善、社区服务、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落地实施。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截止到2020年11月,区块链落地项目共有444个,行业应用水平得到提升。应用落地情况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金融领域、政府服务和司法存证领域,落地项目分别为132、129和42项,占总体应用落地项目的68%。此外,区块链在溯源物流及征信领域也在加速发展,落地数量分别为36、26项。同时,区块链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展,在智慧城市建设、社区服务、公益慈善等领域也出现了新的落地场景。

展望2021年,随着“新基建”的谋划布局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区块链对传统制造业、软件及信息化业、金融业等支柱型产业的变革和升级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逐步实现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六)区块链与新基建集成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区块链被纳入其中。自2020年4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新基建开始从部署层面向落地阶段稳步推进,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包括上海、广州、重庆、山东、云南、江苏、吉林等地在内,全国已有至少十个省或城市出台了新基建的落地举措。从新基建的本质上来说,其代表的是数字技术基础设施,而数字经济在技术层面,指的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与“新基建”其他内容的融合,能够促进产业数字化的深度转型,打造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型价值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催生出了一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新零售”、“新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展望2021年,“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可以推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从产业角度讲,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将推动数字经济下产业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催生出一批区块链+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平台,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解决方案。从技术角度讲,区块链有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数据要素确权,一方面将有助于政府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另一方面将推动数字经济下数字资产交易的有序发展。

2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核心技术及应用问题亟需攻克,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技术和应用方面,无论公链还是联盟链,资产上链问题仍旧是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在资产链上链下数据同步、确权和定价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另一个挑战在于跨链,不同链之间信息和资产的互操性问题亟待解决。这有利于“数据孤岛”的打通,实现价值的自由流通。当前跨链的可用性、易用性、安全性以及可拓展性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缺乏高效的跨链标准来促进各链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外,区块链可拓展性较弱,尤其是TPS(系统吞吐量)较低,亟需通过改进共识算法、提升硬件环境、采用更高效的加密算法记忆落盘数据库等方式进行改进。目前从申请与获批的区块链专利数量来看,我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但我国在区块链发展上更偏重应用,相较于西方国家,在核心技术上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多方面尝试,攻关核心技术,占据主动地位,提升我国在区块链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二)从业人员规模增加,专业人才相对紧缺


区块链是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融合技术,同时,区块链的发展需要与前沿技术融合,当前形势下,区块链亟待高端人才持续助力。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我国区块链招聘企业数量、招聘职位、招聘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截止到2020年11月,区块链从业人数较2019年有大幅度增加,但区块链人才市场技术型人才与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仍然较大。区块链人才尤其是“区块链+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面临供不应求局面。目前大量IT从业者希望转行进入区块链领域,但是缺乏专业培训经历。未来,除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区块链职业教育培训也要加强。

(三)集成应用问题亟需深耕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技术,2020年行业应用快速增长,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大规模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落地应用。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也远低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普遍没有达到预期。同时,相关地区主管部门无法理解区块链技术和创新应用模式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对新技术应用仍缺乏信任,认为区块链技术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有效成果。二是区块链系统建设涉及多方数据互联互通,受制于各部门间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建设和协调成本较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较差,需打破部门间职能屏障和数据孤岛,面对新挑战,有关部门主观上不愿意推动。三是除金融、政务、溯源等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反映较好之外,其他如交通、家电等行业一些已落地运行的区块链应用,大多还在小范围的试点运行中,还也未能够引起预期的社会反响。

(四)监管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


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更加健全,监管沙盒持续扩容。2020年8月,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二批11个创新应用均已通过复审并完成登记。随着试点城市和应用项目的陆续落地,中国版监管沙盒正在持续扩容。当前在“新基建”的背景下,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国内已有小蚁链、比原链、量子链等公有链,但目前公有链应用落地存在一定金融风险,短期内对我国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未来区块链技术与多个行业领域的融合,监管范围也应随之扩大,监管场景更加复杂,这为我国的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开展监管沙盒试点,我国监管需及时跟上金融科技的发展脚步,通过建立监管规范、提高监管水平做到对金融科技的有效管理,实现规范化、有序化。

(五)区块链与“新基建”其他技术的融合仍需推进


“新基建”不只是区块链,还包括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而区块链作为服务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是关键。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我国政务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间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3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一是发挥政府推动作用,鼓励区块链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要坚持各地创新支持政策,安排专项帮扶资金等。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促进区块链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发。围绕区块链关键技术与应用,通过设立应急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群或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方式支持区块,链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产学研协同健康发展。二是全面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主要是集聚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密切关注国际技术前沿,打造区块链基础研究平台,降低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难度。三是要结合应用场景,明确主攻方向。要紧密结合产业应用场景,明确主攻方向,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区块链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加快深度融合,鼓励创建区块链融合应用和产业发展集群,努力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发展生态体系。

(二)加快区块链学科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一是围绕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快学科建设。搭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平台,推动高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动形成人才链,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积极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主要是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园区、实训基地为平台,加快培育区块链领域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区块链企业创办“企业大学”,以区块链应用推广为抓手,通过向全社会普及区块链应用,搭建社会再培训平台。三是加强区块链人才的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区块链技术的前沿技术开发人才,同时鼓励国内相关人员“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上重要的区块链技术研讨会,通过与国外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最新的行业动向,加速国内人才培养。

(三)开展前沿技术融合应用研究,推动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个单点技术,需要与各种信息技术相融合、相连接,未来需要多种技术融合形成组合架构的模型。要紧盯前沿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引领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包括布局与量子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合等。加快创建多学科交叉的组合型技术科学创新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在应用与落地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区块链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鼓励建立示范试点项目与融合发展平台,同时新基建本身也是“区块链+”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要将产业区块链与其他新基建领域深度融合,共同为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赋能。

(四)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保障区块链产业规范发展

推动建立更适应区块链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区块链基础设施安全监管。针对区块链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风险,研究区块链共识机制、密码机制、数据存储、对等网络、智能合约、运维管理等的安全监测、审计、评估、预警和认证技术。二是要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提供法制化环境。三是推动单向监管和被动监管与区块链产业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的潜在风险。建设区块链安全风险预警监控平台。重点监控区块链企业项目的安全动态,实现区块链行。业的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动态预警、风险评估以及事后分析。四是鼓励行业机构开展认证服务,为区块链产业监管提供第三方评价,保障区块链产业规范发展。

(五)加速集成创新,积极开展在“新基建”下区块链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一是加速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的深度融合。推动建立一批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综合性解决方案和应用示范。二是国家及各地区政府应积极开展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树立典型行业案例,形成示范效应。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政府服务、电子存证等领域发展较为快速,针对已有良好基础的领域,由国家及各地区政府牵头,联合相关科研单位,重点组织开展区块链在这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树立典型,加速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示范推广效应,推动以区块链平台作为基础设施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三是我国区块链技术在医疗健康、公益慈善、物流、工业制造等领域发展渐成气候,应进一步在这些领域找准突破口,开展行业专项应用试点示范,提升区块链技术在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的应用水平,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64x64

未来已来,FO.COM 品牌发布会 1 月 9 日将在香港举行

App打开
64x64

美国加密经纪人规则:苦口良药还是致命毒药?

App打开
64x64

Meme币的狂欢与冷思考:2025是故事还是泡沫?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