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14余地方政府探索“政务+区块链”,是破解难题还是书写政绩?

转载
2355 天前
19990

来源:深链财经     作者:门人

火讯财经注:在政务方面进行区块链的探索,地方政府一方面谨慎,另一方面又想积极尝试,诚然作为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务系统,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似乎在某些方面成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创新的利器。但是,技术毕竟是一个工具,真正的把技术有益于人民还需要政府克服懒政思想和注意甄别运用的方向,提升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带着浓浓技术色彩的区块链因为炒币、ICO变得喧嚣无比。但透过浮躁的一面,可以看到,单就区块链技术而言,不少机构和组织正在尝试用这种新兴的技术解决过往或者眼下掣肘的问题。

政务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对于新技术,地方政府历来的态度是一方面谨慎,另一方面积极尝试。在各地政府争夺区块链之都的大背景下,“区块链+政务”理所应当地成为重要的实践领域和探索方向。

但“政务+区块链”究竟是追逐热点的政绩工程,还是破除政务难题的利民好事?则要交给时间去检验。

地方政府“政务+区块链”探索

作为一线城市中的排头兵,北京、上海、广东的区块链发展相对瞩目。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一直对新技术持包容开放的姿态,在区块链领域也是如此。早在2017年12月,广东省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出台政策,对当地区块链产业给予每年2亿元的财政补贴。

事实上,除了产业层面,广东省的政府部门也在用区块链技术对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区块链在政务上的应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算是全国政府部门中率先“吃螃蟹的者”。

一直以来民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免不了跑腿开各种证明,总理曾公开批评过相关现象,称“让群众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的笑话”。

然而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在政务方面,个人身份的证明始终是一个痛点和难点。

禅城区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IMI(Intelligent Multifunctional Identity)身份认证平台,为市民建立信用身份,解决“证明我是我”的难题。

而这一举措早在2017年6月份就开始进行实施。

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在区块链的应用发展方面,刚刚成立一年的雄安速度很快

2018年2月,雄安新区上线区块链租房应用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例把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租房领域。挂牌房源信息,房东房客的身份信息、房屋租赁合同信息等都记录于区块链之上,并将得到多方验证,不得篡改。

雄安“千年秀林”项目通过使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森林建设数据精准管控。为每一棵树建立一个二维码“身份证”,以对苗木质量、工程进度等各方面进行追溯和管控,从而打造一个“数字森林”。

此外,在该项目的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方面也使用到区块链技术,植树造林的资金使用在链上完成,确保专款专用。

雄安新区的工程建设招标中同样也运用了区块链技术,对工程建设招标决策的相关信息进行留档,通过区块链技术永久保存,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做到随时调取查看,依法追责。

除了广东禅山、河北雄安之外,陕西省也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了全省一体化政务云平台“陕数通”。

通过“陕数通”,陕西咸阳将公安、民政、社保、医院、银行等市县镇三级1300多个单位部门涉及的85类数据上链,利用沙盒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和权属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一桥链通、数权不变、融合应用。

在区块链领域不断发力的山东也在“政务+区块链”方面进行探索。

今年5月份,青岛市北区开始试点探索区块链在政务方面的应用。具体而言,将政府业务“上链”,实现市民“零跑腿”和“无纸化”办理。

最终,实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互享互用,为民众建立信用和资料档案,为信用社会提供依据。

近期,北京市也开始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政务服务当中。

《北京市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北京市将加快推进本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健全完善网上办事配套措施。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将运用到政务服务中,要研究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信息安全水平,在海淀区先行试点相关工作。

河南省则正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健康服务智慧云平台,破解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的难点。

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智慧医疗智能合约系统,通过构建分布式健康数据存储的区块链平台,将平台的健康数据管理上传,挖掘数据价值并将其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帮助人们洞悉健康风险。

事实上,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2018年开始,有不少地方政府与技术机构合作,来进行“政务+区块链”的探索。

工信部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提到,例如众享比特公司针对某省级财政厅下辖各地市信息系统应用数据共享;政务链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将政府机构、经济数据、金融交易等多个政务领域结合。

回顾下来,如果说2017年只有极少数地方政府将区块链应用于政务方面的话,那么2018年,“区块链+政务”似乎成为了各地方政府的共识。

区块链是解决政务问题的利器吗?

事实上,自区块链技术被广泛提及以来,“政务+区块链”就被认为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前景的应用方向。

而具体应用则大致可被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个体身份认证,二是政务流程的监管,三是政府信息公开。

正如上文所说的,证明“我是我”、“我妈是我妈”这样的问题虽然听起来荒诞但却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

这其实政务处理当中个体身份认证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

投资人王利杰曾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了进行工商变更,一大早开车往返3个小时,千里迢迢到现场只是为了向工作人员证明这次变更是自己本人同意的,证明“我就是我”。

“在区块链的世界,这件事情只需要1秒钟,最多再等1分钟让更多的矿工们确认,关键是我还可以坐在马桶上‘证明我是我’。所以说,区块链带给我们1万倍的效率提升。”王利杰称。

事实上,与个体相关的证件、资产、证明文件,甚至各种公共记录都可以迁移到区块链上。通过区块链这种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连续账本数据库,为个人和机构打造专属的“数字身份证”。通过全网信息的交叉验证进行“自证”,省去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的繁杂环节,从而解决“跑腿开证明”的问题。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IMI身份认证平台其实就是个体身份认证的范例。

在政务流程监管方面,通过信息的上链能够形成完整的数据链,有效地保障信息的不可篡改,以及追溯源头,从而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很好的监管。

以近期被热议的疫苗事件为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上链,保障产品信息的公开透明可查,及时发现和制止问题产生,同时能够对于事故方进行有效的事后追责。

雄安“千年秀林”项目中的财务管理,以及工程建设招标当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事实上正是发挥区块链在涉公生产流程监管方面的作用。

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事实上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政府自身的信息和数据的打通,另一方面则是对外信息的披露公开。就政府内部而言,由于机构的众多,以及各个机构之间的信息不畅,加之对安全性的考虑,导致政府内部存在“数据孤岛”,数据很难共享。而区块链技术则为跨级别、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技术环境。

对外方面,政府工作涉及公众利益,理应接受公众的关注和监督。

在区块链的加持下,一来政府的行政决策在将来可以有迹可循;二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朝令夕改的成本。同时通过区块链的加密算法能够很好地建立数据横向流通机制,使得更多的政务信息可以被公开。

作为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务系统,事实上存在诸多问题。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似乎在某些方面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打开了一扇窗户。

破解难题还是书写政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14个省市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政务+区块链”的相关尝试。

对于政务与区块链的结合,虽然各地政府积极尝试,有一些应用落地,但也有不少人对此存在一些质疑。

事实上,在区块链之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勃兴,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各个政府都推出了相关的APP,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新京报》对政府APP做的相关调查则显示,一些政府APP下载量仅有几十个,有的政府APP安装使用极为不便,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直指政府APP有沦为政绩工程之嫌。

在区块链领域也存在这样的担忧。

“区块链技术是好的,当然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归根结底,很多政务的问题并非在技术上存在难题,而是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懒政等问题,很多问题传统的互联网就能够解决,既然如此,为何不解决,非要应用所谓区块链技术?”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向深链财经透露。

应用新技术来破除发展难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目的是好的,但具体执行效果如何,则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有与政府进行合作的技术人员称,某地方政府搭建的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APP实际的注册量不足当地人口的1%。作为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的区块链技术,要注重探索同样也要注重运营和维护。

人民网曾在《沦为政绩工程的APP折射出政府机制的僵化》一文中评论道:”若想做活政府APP,使其真正成为民众生活的助手、公众舆论的容器,功夫在APP之外,在于激活运营、管理、制作APP的一个个政府部门,激活政府僵化的工作机制,提升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根本转变政府职能。”“政务+区块链”也需要如此。


64x64

未来已来,FO.COM 品牌发布会 1 月 9 日将在香港举行

App打开
64x64

对话交易员憨厚的麦总:关于MEME背后的所有真相

App打开
64x64

美国加密经纪人规则:苦口良药还是致命毒药?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