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国有银行全部入局区块链,已有应用场景落地

转载
1908 天前
12947
链观天下

文章来源:链观天下

10月9日,建设银行在北京召开「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发布会,正式发布「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据悉,自2018年4月上线以来,建设银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先后上线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功能,可以实现集交易撮合、债权转让、单据传递等贸易金融全流程的线上交易。本次发布的“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新增再保理功能,可以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等业务实现全线上办理。


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建行推进“三大战略”,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疏解社会痛点,探索以“金融+科技”的创新方式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建设银行将按照“开放、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区块链+贸易金融”的发展,以科技赋能金融、以合作促进发展、以共享构建生态,扎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行信息总监金磐石指出,金融科技是建行“三大战略”的核心驱动,是建行“第二发展曲线”的基础支撑。贸易金融是区块链非常合适的金融应用场景,区块链因其拥有的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可能会对贸易金融业态进行重塑。建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贸易金融过去存在着参与方较多、交易流程长、信息交互复杂、交易不透明、真实性难核实和容易篡改等痛点,而区块链技术的特有优势可以妥善解决这些痛点。自建行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2018年4月上线以来,参与方包括建行37家国内分行、17家海外机构和近40家同业,累计交易量已突破3600亿元。


一、央行领衔五大行布局区块链

IBM曾在推特上预测,2018年将有91%的银行会运用区块链技术。金融业也因为高度的数字化常常被认为是最适合区块链落地的领域。区块链银行从效率、成本与信任三个维度解决了传统痛点,建立起“自循环”的全新生态链。作为银行界的风向标,以央行为首的国有银行在区块链领域的不断地尝试。截至目前,五大行均已入局区块链,并有相关应用场景落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企业排名靠前。


其中中国银行对区块链的拥抱更为积极和全面,从区块链技术、专利,到与BAT巨头合作,再到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均有涉及。据2017年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数据统计显示,当年中国银行的区块链专利申请达11项,位居国内银行业第一位。而进入到2019年,中国银行在区块链动作频频。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目前在跨境支付、SWIFTgpi区块链验证、公益、在雄安住房租赁、区块链抵押贷款估值等方面均有探索。在中国银行2018年半年报中看到,其强调未来将深入开展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探索,积极推动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与中国银行不同,农业银行似乎在创新应用时更专注于服务三农。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农行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e链贷”。专家认为,“农业银行更为专注三农领域,未来更有可能在三农领域实现区块链深度落地。”在五大行中,工行一直对创新技术和应用颇为积极。据悉,2017年年初,工商银行参与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探索研究工作。据其2018年半年报,工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核心企业信用跨层级流转工具“工银e信”,支持核心企业信用向产业链末端小微企业延伸;并建设基于区块链开展应用场景创新,完成“区块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设计。此外,在与雄安新区合作方面,在万亩造林项目中运营区块链技术实现项目资金管理,实现“数字雄安”建设;在工银聚平台引用生物识别技术和区块链技术,为核心企业上下游构建完整金融服务圈。相较上述三家银行,建设银行在区块链的探索虽然不那么抢眼,但实际发力颇深。其2018年半年报中显示,建设银行为跨境电商和小微外贸客户提供全线上、短流程的金融服务;推出“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和国际保理领域的跨行、跨境实际应用,交易量已突破千亿元。交通银行则是聚焦“支付结算+贸易融资”,构建面向全链条“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服务。依托的则是“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技术。2018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办理了该行首笔区块链国内信用证,并已有多家分行通过该技术开展业务。


二、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优势凸显

由于行业特征,银行业在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几个方面利用区块链做应用创新,优势或更凸显。

1支付结算业务

区块链在银行结算业务的应用,对于银行系统的跨境支付及跨境贸易都有更加积极的影响。在跨境支付中,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追踪性能有效解决流程复杂、成本高昂、风险识别的问题。在跨境贸易中,银行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合约,保证交易的真实可靠同时实现交易的可追踪性。另外,区块链技术为支付领域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处理以往因成本因素而被视为不现实的小额跨境支付,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实现。


2资产数字化

以银行票据为例,基于区块链的银行票据业务主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实现银行的数字化票据业务,同时实现数字票据流转过程的优化管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能够实现非中心化的信息传递,通过底层智能合约框架实现自动化流程降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区块链的合约的全网广播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的交易的可靠性,同时为票据交易业务提供了可追溯的交易途径,为持票方增加了商业信用。银行实现数字票据的优化管理具有去中介化/便利性、安全性、可追溯性等特点。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强化防伪和杜绝欺诈,支持多种票据创新业务模式,为金融系统健康稳定提供根本保障。目前,国际区块链联盟R3CEV联合以太坊、微软共同研发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票据交易系统,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巴克莱银行等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加入了试用,并对票据交易、票据签发、票据赎回等功能进行了公开测试。

3智能证券

金融资产的交易是相关各方之间基于一定的规则达成的合约,区块链能用代码充分地表达这些业务逻辑,如固定收益证券、回购协议、各种掉期交易以及银团贷款等,进而实现合约的自动执行,并且保证相关合约只在交易对手方间可见,而对无关第三方保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证券能通过相应机制确保其运行符合特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例如,在再回购市场上,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清算/净额结算和提高交易流程效率方面为银行带来资本节约。

区块链优化再回购协议流程的三个领域主要是:

(1)净额结算增加为银行带来的资本节约。全球的银行监管规则越来越聚焦在降低杠杆和增强全行业流动性方面。随着新的杠杆率要求降低了再回购活动的潜在净资产收益率,银行逐渐减少了再回购活动。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可以为银行业带来更好的资金效益,提高再回购协议的净额结算;(2)更快的再回购协议交易执行。区块链技术可以加速再回购交易执行,因为对手方可以实时协商条款和价格,而智能合约可以更有效地捕获抵押物需求。(3)更高效的清算和结算。和其他资产类型类似,区块链可以带来近乎实时的再回购清算和结算。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可以增强信息共享、在执行后几乎瞬间为所有方提供所有交易细节。这将让对手方可以更快地协商好再回购交易细节,降低风险和成本。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再回购市场上后,参与者将能够实时地追踪抵押物和现金流转。

4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万亿应用市场前景为区块链的应用提供了平台,而区块链又为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供应链金融在具体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桎梏,催生了其对于“区块链”这一类新技术的的应用需求,使得“双链合璧”模式的发展成为可能。

当前阶段,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四大难题:

●一是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不透明性导致隐藏风险较大。目前,供应链金融覆盖区域较广,涵盖的交易信息较多,难以一一核实其数据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供应链金融中仍然存在。银行仅愿意为一级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预付款或存货融资,处于二级、三级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常常得不到支持。融资难的问题既影响了产品质量,又限制了二级、三级企业发展,甚至危及整个供应链。

●三是供应链金融对于核心企业的依赖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由于核心企业在交易数据、资金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得当前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为核心企业模式,这一模式将最终限制供应链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四是资金交易操作复杂。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作为当前商业交易的主要途径,由于使用场景受限,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资金交易难度。

区块链的应用将大大减少供应链金融在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区块链可以完整保存节点数据,形成数据网络,使得供应链交易透明化;

●其次,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方法可以建立强信任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减少其融资成本;

●再次,由于区块链建立了可信任的链网络,可以不再依靠核心企业,实现自由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

●最后,区块链网络可以提供给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使用,利用区块链多方签名、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债权转让得到多方共识,降低资金操作难度。众所周知,将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金融的企业非常多,但是各自为链的现象非常严重,形成了重复建设、新的中心化、新的信息孤岛、无法创造信任等新的行业痛点,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同时,行业的标准也是一片空白。为此,中物联区块链分会成立了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工作组,与各方企业共同推进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填补标准空白。目前,已有蚂蚁金服、腾讯,TCL简汇,怡亚通,京铁物流,趣链科技,海尔数字,一汽物流等数十家企业加入了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