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公共管理

转载
1788 天前
5700
中国电信业杂志

文章来源:中国电信业杂志 作者:林海  

   2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从即日起,《中国电信业》杂志将连续刊登理论探讨性文章,思考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过程中,信息通信企业和信息通信技术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最近几年,区块链的价值逐渐被挖掘。人们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经济体制变革、社会机制完善等方面可发挥基于其技术要素的独特作用,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持续投入和推动。本文以“区块链+”赋能公共管理为方向,介绍区块链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实践,探讨其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发挥作用,分析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区块链特性契合公共管理需求

      区块链最先应用于比特币,实际上是一款综合多种原理和技术的新一代信息化应用,其逻辑原理涉及计算机科学、密码学、金融学等,涉及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信息通信技术。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区块链创造了信任,在虚拟化的网络世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可信的特性与社会生产、生活结合后将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场景。各国学者均认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区块链最早应用于金融领域,但与公共管理领域的结合也有越来越多的实践应用。总体来看,公共管理领域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中心化特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区块链+”是可行的解决方案,可用于确保公共管理领域相关重要信息不被篡改,可用于保障应用过程中的状态和信息的完整性,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在公共服务上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全球知识产权产业科技媒体IPRdaily发布的2019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入榜前100名企业中,中国占比63%,美国占比19%,日本占比7%。而在前10名中,中国就已占7席。我国目前在区块链的应用和研究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交通管理、生活领域和医疗卫生领域等公共管理的关键环节已经积极探索出一批具体应用。


“区块链+公共管理”风生水起

       当前,将区块链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

“区块链+交通管理”,指导智慧出行

  在公路出行方面,“区块链”三级交通信号诱导在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亮相”。据了解,其利用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特点,通过互联网地图平台获取实时交通流数据,将出发地至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在第一级的指路标志发布数字化显示,光带式LED同步给出畅通、缓行、拥堵的指示信息。目前,江苏省无锡市的立信大道与观山路交叉口,已经启动“区块链”三级交通信号诱导系统的试点应用。

 “区块链+生活管理”,实现智慧停车

  2019年,广州市黄埔区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转型、智慧城市管理的融合路径。在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市民公园、香雪人才公寓、科学城广场·未来空间,4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5G智慧停车场已投入使用。智慧停车场服务具备互联网停车App的查询、预订与支付三大基本功能。它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信用量化,车主预订车位后是否准时停车、停车后是否按时离开等行为都会有所记录,形成自己的信用分数,信用分数较高的车主便可能在高峰期优先预订紧张的车位。

“区块链+医疗卫生管理”,解决医疗问题

  2019年6月,佛山市禅城区启动全省首个“区块链+疫苗”项目建设,打造“区块链+疫苗安全管理平台”,旨在实现疫苗流通全过程的可视化监管,并简化疫苗预约接种流程。此外,利用区块链解决医疗记录实时更新、数据共享的问题,同时保护患者隐私不被泄露。这样不同地区、医疗单位就可以实现患者信息存储与共享,对于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区块链+公共管理”在抗击疫情方面的构想

     当前,我国正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正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阻击战。但过程中,也暴露了在应急响应、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同时,在救援物资保障、新媒体信息发布和信息公开等仍存在不少短板。区块链恰恰能够解决其中的一些棘手问题。

“区块链+”构建信息完整公开的公益链

  在疫情发生时,除政府部门积极开展防疫救治工作外,公益性单位在处理捐款和捐献物资时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使流程透明、公开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公益性单位可根据区块链系统的属性与特点,在公益流程中实行数据与行为的全周期跟踪、存证与审计。

  如在抗击疫情的物资分配上,可对包括捐赠信息、拨付信息和发放记录采用区块链技术,对信息进行上链记录,对物资的需求、供给、运输等环节信息进行审核并上链存证,实现信息的溯源管理。这可以使抗击疫情公益项目的参与各方能够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及有效监督,避免公益活动中因人为因素降低效率的缺点,从而提供控制风险、判断效果的理想方法,提升透明度。同时,可为公众提供简单的信息查询连接,接受全民监督。

  在新冠肺炎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收件方可能不是最终受赠方,需经第三方统一管理派发。但无论经过多少个环节,区块链全程记录存证、各方确认不可改、可高效追溯,能解决多点协同的复杂问题,不留任何环节进入黑箱。

“区块链+”构建信息准确的信用体系

  利用去中心、及时、多点、不可逆且可被公众监督的方式构建信用体系,是一种及时且有威慑力的手段,因为所有行为都将被记录在案。

      面对疫情,我国大多数普通民众都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头条号等新媒体了解疫情资讯。目前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众多,在做好舆论监督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造谣传谣的情况。

  因此,新媒体平台提供方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征信体系。通过对失信行为在平台公示,利用区块链的签名机制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从而完成失信人名单共享。同时开放对外查询接口,向社会共享数据,可以进一步推动媒体发布信息时遵守审慎、求实的态度。

“区块链+”构建公幵透明的治理模式

  政府治理及公共服务过程是否透明不仅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而且会影响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要提高政府治理及公共服务过程的透明度,就要求政府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开放数据,提供全过程可监督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爆发初期,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确实暴露出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将有力促进政府内部信息共享,推动政务公开化、透明化,对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积极作用。

  一方面,“区块链+时间戳”形成不可篡改和伪造的证据,从而为区块链应用于行政审批、食品药品安全追溯、知识产权等对时间敏感的领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密码学算法构建安全环节。区块链由多个节点组成,同步记账,并且该账本不可篡改、无法泄露,可以大幅度提升安全性,同时确保数据不丟失。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打破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中的信任与安全瓶颈,提高公共管理领域的运作效率,在提升我国政府治理水平现代化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息息相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特别是对加强公共卫生事件监管、预警和查摆安全漏洞等具有深刻的意义。当前,我国正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疫情监测、管理的应用较多,利用区块链技术辅助疫情防控的应用仍较少,区块链技术还需要在进一步深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