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为何落地如此难?

转载
2393 天前
13009
263财富网

火讯财经注:整个现实的金融系统、资金系统、金融业务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其实是一张立体的网络,映射到二维的区块链上面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金融是最适合区块链落地但也是落地最困难的行业,如果区块链能进入金融业,其他行业的突破就是时间问题。

在一位区块链资深从业者看来,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性能要求,业务角色具有不同的共识权限,业务数据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以及业务运营经历不同的阶段和流程。但是,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非常平的网络,任何节点之间的权限完全相同,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也是完全相同的。两者的运行的情况并不一致。这也是区块链技术落地面临的实际挑战。

1、落地最难的不是技术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银行,作为整个金融业务最底层的设施,银行向来对新技术的接受非常保守,就算技术成熟,但受限于严格的监管要求,市场也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接受时间。

为什么说区块链落地难?在一次行业沙龙上,一位区块链的创业者举了这样一个实例。

2017年底,当公司在国外银行做跨境信用证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时,碰到了三大难题:

1、信用证业务涉及多家银行、跨国物流和贸易单位,信用证是否真实有效其实很难简单地通过目前区块链的POW、POS、DPOS来完成,当前这些东西是否真实有效是跟实体的很多正在运行的现实世界的商业逻辑挂钩的,不单单是区块链上的共识问题,而区块链本身提炼的共识不能保证这些资产本身是否有效或者有价值。

2、业务具有保密性,大部分的业务数据很难在公网上广播给所有的人。当我们做商业银行的时候,很难想象银行为了接入区块链,每一笔交易、用户交易都要在公链上广播,这在商业上完全不成立不可行。这么做的话,大家还要不要商业秘密?还有没有自己的客户资源价值?

3、去中心化的业务模式本身和很多金融活动里面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是相冲突的。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是去中心化的,谁来做KOIC的节点?谁保证KOIC的真实有效性?真正去中心化,这些KOIC的信息在公网帐本里面都存在,怎么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金融行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中,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决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数据也具有不同的传播范围,以及保密性和私密性的要求。此外,整个业务运营还会经历不同的流程和阶段。因此,整个现实的金融系统、资金系统、金融业务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其实是一张立体的网络,映射到二维的区块链上面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持保留态度。按照“穿透式”监管的要求,互金公司需要将数据毫无保留“上链”:如账务系统,业务审批流程、借款明细等等。一旦实现,关联交易、自融、违规这些操作,都将难逃法眼,但是,谁愿意被如此监管呢?

2 、“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化”

在去中心化呼声甚嚣尘上的今天,不少创业者依旧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在他们看来,金融行业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行业,保护投资者就不可能完成去中心化。现在某些区块链领域,经历一波高潮后,已经明显下滑,原因是投资者得不到保护,最终选择用脚投票离开这个市场。所以,一个良好发展的市场不能完全去中心化。

据介绍,传统金融行业为了防止造假,会让每个业务参与方都需要提供很高的资质要求,包括保证金、经营牌照等,保证互相的信任度,难度较大。利用区块链技术,就可以为各参与方提供了平等协作的平台,降低机构间信用协作风险和成本。

有创业者担心,如果把各家的交易数据,整体都放到链上,风险就太大了。因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并非不可攻克,如果造假、攻克系统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肯定会有人去做。

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难题,就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效率,实在不高。面对海量的数据,区块链的优势并不大。

“区块链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案。区块链不能证伪只能存真。区块链目前的基础能力还不足以解决很多应用场景。”

在一位业内分析人士看来,通过区块链平台,的确可以降低交易参与方的资质和担保要求,让交易参与方通过彼此之间的共识算法完成很多业务。但是,有一些业务还是需要回到一个强有力的中后台提供担保和资质来做保证。

“未来,可能98%的交易可以通过业务的互相关联的数据纬度和共识算法来解决,剩下2%的交易才需要回到集中式的中后台来处理。”

据其观察,目前,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国家对区块链技术更为积极。第一由于体量不大,能够承担的风险系数更高,更有利于创新。第二,中小的主权国家和金融机构往往希望通过区块链业务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