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虚与实:是韭菜的新风口?还是实体经济助力器?

转载
1134 天前
7124
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孙冰

元宇宙或将成为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

因为头顶笼罩如此光环,元宇宙在2021年迅速成为全球的“顶流”话题,甚至2021年也被冠以“元宇宙元年”之名。

虚拟现实(包括VR/AR/XR等)、数字孪生、5G/6G、区块链、NFT、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虽然这些用来构建元宇宙的技术和场景,都不是新生事物,但当这些被打包装进元宇宙的新概念里,就变成了让很多人兴奋不已的“性感”话题。

对元宇宙的大肆吹捧与对元宇宙的严厉批判,交织在一起,众声喧哗,好生热闹。然而,对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讨论基点,至今并没有形成共识。

被吹捧甚至神化,被污名甚至妖魔化,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云计算、区块链……几乎每一项被认为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出现,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一番混乱和博弈之后,才能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共识。

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要看它是如何被开发应用,如何与商业结合,如何与社会共存。让虚实相融的元宇宙也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是成为“虚”幻的资本故事去收割“韭菜”,还是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创新工具? 

不吹不黑,让我们来聊一聊元宇宙的“虚”与“实”。

从“上网”到“进元”,谁在为元宇宙疯狂?

1992年,美国著名的“赛博朋克”流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出版了一本名为《雪崩》(Snow Crash)的科幻小说,Metaverse(中文译作“元宇宙”)一词便来源于此。

斯蒂芬森以Meta(超越)+ verse(宇宙)组成了这个合成词,字面含义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在小说中的Metaverse里,不同于现在“上网”进入一个二维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类似VR眼镜的设备,“进元”到三维互联网中,而且这个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彼此相融,每个人在Metaverse中可拥有一个Avater(中文译作“化身”),这也成为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科幻影片《阿凡达》名字的来源。

最近一两年,这本书开始被频繁提及,甚至有人调侃说,硅谷恨不得人手一本《雪崩》。尤其是今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RBLX. NYSE)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元宇宙迅速成为科技圈、创投圈、资本市场和媒体的关注热点。从上市到11月23日,Roblox股价已经飙升了近200%,市值过600亿美元,超越老牌游戏公司动视暴雪(ATVI. NASDAQ)。


视频截图

今年4月,英伟达宣布在构建虚拟世界方面取得突破,还随后透露在发布会上亮相的创始人、CEO黄仁勋其实是“数字替身”(虽然只有15秒),而“自曝”之前,并没有人发觉那15秒的“黄仁勋”是“假”的,这波操作堪称为元宇宙和英伟达的股价“猛火烹油”。

更为吸睛的是,黄仁勋还描绘了元宇宙“吸金力”:通过NVIDIA Omniverse平台可以帮助伙伴完成“元宇宙基建”,英伟达预计将会在近4000万虚拟世界开发者中产生每人多至1000美元的收入。从年初至11月23日,英伟达(NVDA. NASDAQ)的股价已经上涨了约150%,市值一度突破8000亿美元,几乎4倍于高通和英特尔。

但最终让元宇宙走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在中国火起来的,还是马克·扎克伯格。今年10月28日,Facebook宣布改名Meta以明志,要在5年后成为一家元宇宙公司,而且扎克伯格还透露将组建一个超过万人的元宇宙研发团队。

下重注、宣布进军元宇宙的还有微软,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透露,明年上半年微软就会推出第一款“元宇宙产品”:具有数字化身功能的微软Teams聊天和会议程序。

另外,苹果公司明年准备推出的AR设备、特斯拉即将推出的“Tesla bot”机器人……也已经都被各种舆论装进了元宇宙的“筐”里。

“元宇宙突然火起来,除了因为扎克伯格是话题人物,Facebook又是全球科技界的旗帜性公司,一举一动会有放大效应之外,也有一定的基础。疫情之后,人们也越来越适应线上的、虚拟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比如线上会议、远程办公,再比如人们需要长期居家,因此会将大量时间用在线上。各行各业处在快速的数字化之中,因此大家对虚拟与现实融合速度的预期也加快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常务副院长厉克奥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创新较为平淡,元宇宙的爆火出圈,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资本和科技公司对未来的焦虑。

元宇宙的“横空出世”,仿佛让整个科技领域终于等来了一个“史诗级大风口”。正如扎克伯格所说,互联网平台从电脑到移动设备,从文字到照片视频,但进展并非到此结束。下一个阶段的计算平台将让人更加身临其境。你将置身在网络中,而不是从旁边观看。

被很多人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迅速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圈的大热话题,并很快从学界、投资界、产业界走进了媒体和公众的视野。

报告课程光速出炉,一级市场谨慎,二级市场大涨?

A股市场反应迅速,中青宝、汤姆猫、宝通科技、完美世界、盛天网络、顺网科技、天神娱乐、吉比特、三七互娱、世纪华通等所谓“元宇宙概念股”,在短时间内都出现了疯狂上涨。

以中青宝(300052.SZ)为例,其股价曾一度在两个月时间里飙升约300%,深交所多次对其发出监管函,要求其说明相关业务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等问题。

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卖方研究机构发布的元宇宙投资研报已经将近200篇,其中国盛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天风证券发布研报数量都超过了10篇,有的篇幅甚至超过百页之巨。11月11日,安信证券甚至官宣成立全市场第一家元宇宙研究院。

但其实在元宇宙概念之下,目前的A股市场并不一定能提供很多优质标的公司。

一位网友的评论看上去有些刻薄,但却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高赞:“过去觉得证券公司写研报的应该去写科幻小说,现在觉得他们已经往玄幻上发展了。”

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名为《元宇宙6讲》的付费课程已经有4.8万人加入学习,以29.9元的单价估算,该课程的营收已经超过140万元。

罗永浩也在微博上表示,自己的下一个创业领域就是元宇宙。

但是,《元宇宙6讲》的授课人并非技术出身,而是一名资深媒体人。而同样受到巨大关注的清华大学《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其发布机构是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在头部投资机构中,率先发出一份元宇宙报告的易凯资本也颇受关注。但当《中国经济周刊》联系易凯资本方面,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我们想说的都在那篇文章里面了。”

今年10月,易凯资本CEO王冉发布一篇关于元宇宙的两万字“自问自答”报告。他认为,元宇宙可能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还要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本质是让世界连通,而元宇宙是再造一个世界或者宇宙。未来,元宇宙和原宇宙是两个“平行且交汇”的宇宙,最终两者边界模糊直至消失,合二为一后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

王冉表示,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看,元宇宙意味着更大的用户规模、更长的在线使用时长和更高的ARPU值。中国最有机会获得元宇宙首张“船票”的公司是腾讯,其次是字节跳动和爱奇艺。

不过,易凯资本相关负责人对记者透露,发出这份报告仅仅是因为感兴趣,易凯资本目前还并没有投资任何一个与元宇宙相关的项目。

据记者了解,在头部投资机构中,元宇宙确实早已是一个热门话题,但一级市场整体来说还是相当谨慎的,并没有大宗投资出现。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该机构投资的几个项目被媒体用来证明他们在布局元宇宙,但实际上,他们看好的是VR/AR,在今年之前就开始了,只是现在被媒体硬塞到了元宇宙概念里面来。

“现在,只要创业者递过来的商业计划书里有元宇宙三个字,我就不看了。投资机构投出的是真金白银,我们不看概念。真正想去创造价值的创业者,也会远离这种仍不切实际的概念。”上述投资人半开玩笑地说。

在一般逻辑上,创新的技术、应用和场景应该率先孵化于一级市场,进而影响到二级市场,但现在却出现了倒置。

“元宇宙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好奇和改变自然的愿望,受到关注很正常。但目前的势头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以此为噱头去吸引投资和拉升股价,这意味着很有可能有人,尤其是中小投资人,会为这场泡沫买单。”厉克奥博说。

谈元宇宙太遥远,除非掌握成本极低的能源技术?

“遥远”,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者,很多都用“现在聊真的太早了”来婉拒采访,包括一些已经被外界认为在布局元宇宙的公司。

“不要说实现元宇宙,现在连定义元宇宙都是非常困难和存在巨大分歧的事情。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同是技术流的Facebook、英伟达、微软,想法都不尽相同,与大众基于科幻小说产生的幻想就更远了。”厉克奥博说。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综合各种概念,如是总结了元宇宙的基本含义:“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提炼关键点就是元宇宙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包括VR/AR/XR等)、数字孪生、5G/6G、区块链、人工智能……

如此一来,各大科技公司的各种举动被解读为“布局元宇宙”,就不足为奇了。腾讯频繁收购游戏公司,阿里巴巴推出XR实验室和虚拟人,字节跳动斥巨资并购VR厂商,网易开发全新游戏,百度、爱奇艺都已经布局VR六七年……

“元宇宙关联了很多技术,元宇宙这个概念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可以把很多我们之前讨论的各类新技术都囊括进来。”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宇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不过,与兴奋地大喊出“我要做元宇宙”的“元宇宙概念股”公司相比,被认为能够率先拿到“船票”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却在“业务被定义为元宇宙”这件事上相当谨慎。

对于字节跳动今年斥90亿元人民币并购VR公司Pico和申请注册了“Pico元宇宙”商标,字节跳动产品和战略副总裁朱骏在对记者的回应中表示,字节跳动看好VR/AR技术未来在办公、培训、视频、娱乐等各领域的应用,但这个跟元宇宙概念没有关系;注册相关商标,主要为了防止Pico品牌被抢注用于“元宇宙”概念炒作,属于保护性注册。

“我们对特别宏大、非常抽象的概念一向持谨慎态度。内部也要求团队避免使用这类概念,保持脚踏实地的风格开展具体工作。”朱骏说。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元宇宙相关商标注册公司已超600家。腾讯、字节跳动、爱奇艺、小米、网易、小红书、理想汽车、努比亚等都申请了元宇宙相关商标。截至目前,元宇宙相关商标共计注册了4479件,其中有4461件是2021年注册的,而且有4421件集中在今年下半年。

“技术不断迭代,会产生更好用户体验的数字场景,但这是不是就是元宇宙?未必,也根本没必要装在元宇宙概念里。如果有一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融到根本分不清边界了,你要像尊重现实世界一样尊重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也不单单只是为现实世界服务了,那可能真的就是另外一个新世界,也能称之为元宇宙了,但可能相当遥远。”厉克奥博说。

厉克奥博认为,元宇宙美好也凶险,其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发展元宇宙的第一大障碍就是技术进步的进程。即使元宇宙自身的技术成熟了,但就当下地球的能源基础来说,根本无法支撑元宇宙世界的建立。比如区块链技术极度耗费能源,如果能源问题解决不了,元宇宙的大规模应用只能是一纸空谈。除非人类掌握成本极低的能源技术,甚至0电价,才能支撑那样一个世界的运行。而且材料科学、量子计算、新能源技术等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他说。

孙宇林也认为,随着元宇宙世界的经济系统构建,会带来诸多潜在风险与挑战,比如创新金融模式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网络空间安全风险等。

“基于区块链建立元宇宙经济系统,是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也是由区块链的特征所决定的。元宇宙经济系统不是互联网经济系统的翻版,而是旨在实现价值高效流转。在现实世界中,虚拟资产带来的诈骗已成为金融诈骗的主流,在我国造成的人均损失超过13万元,位居世界第二,这一现状不应在数字世界中重现。”孙宇林说。

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挑战。厉克奥博认为,目前对元宇宙的理解更多只是从技术角度,并没有太多观点从社会伦理、政府治理等更为全面的角度去思考。

“元宇宙去中心化的属性,对现实世界经济、安全、治理、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是巨大的。比如谁来提供元宇宙的算法?谁来支持元宇宙的运营?数字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理念也还没有搞清楚。未来元宇宙背后也需要一套经济模式和治理规则。目前来讲,对此连探讨都没有,更不要说研究了。”厉克奥博说。

抛开元宇宙概念,这些技术未来可期

暂且放下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元宇宙的概念里到底包含哪些内容”等问题,我们来看看BAT等互联网巨头是如何看待“下一代互联网”的。

在今年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介绍了这个阿里巴巴面向AR、VR和元宇宙技术最新设立的实验室。

“随着计算平台的迁移,互联网应用也会随之迭代。社交、电商、教育、游戏、支付……这些我们今天熟悉的各种互联网应用,会在元宇宙有新的呈现方式。”谭平说。他还展示了全息店铺、虚拟人、AR艺术展、建筑机器人等多种新应用。

而在今年的腾讯生态大会上,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和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则把继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时代,称之为全真互联网时代。“‘真’就是真实世界,和‘真’对应的是虚拟世界或者数字世界。‘全真’意味着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一样,两者密不可分。”张正友说。

张正友认为,从技术角度看,全真互联网不是VR、AR、MR,也不是数字孪生,而是真正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紧密结合,他称之为“虚实集成世界”。张正友还展示了在农业这个最古老、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里,腾讯AI Lab开发的iGrow智慧农业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在真实的温室里布满传感器,测温度、光照和湿度,制造出一个虚拟的温室仿真器,在15秒内就能模拟出82个生长周期,计算出最适合的温度、光照和浇水量,再利用执行器去自动调节控制,节约了能源,还增加了收益。

而百度副总裁马杰则在百度AI开放日活动上分享了对元宇宙的看法。他认为,元宇宙涉及7条明晰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去中心化、人机交互、空间计算、开发者生态、广告和内容分发,在文娱、游戏、社交、视频、购物等场景会率先实现体验升级,而办公、社交将在随后实现跟进。

“而VR是当前进入元宇宙的第一入口,VR也将成为元宇宙的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马杰说。

同样布局元宇宙入口的还有爱奇艺。自2016年开始,爱奇艺便从硬件、内容和技术入手,全线布局VR产业生态。比如,爱奇艺的“云演出”就是国内首个“沉浸式虚拟”线上演出内容产品。今年3月,爱奇艺就推出了全球首个影视级XR直播演唱会THE9“虚实之城”,依靠尖端的扩展现实(XR)技术,让THE9与粉丝之间实现了高水平沉浸感的实时互动,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厉克奥博认为,一些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比如VR/AR/XR、区块链、数字孪生……几乎可以确定会迅速发展,并会在一些场景中快速走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厉克奥博以虚拟现实为例,随着芯片算力的大幅进步、视觉硬件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提升,来自产业界的预判是,可能最多两年,现在仍存在的时延、头晕等问题就会解决,VR/AR/XR的沉浸感和逼真感会大大提升,人的眼睛已经很难分清虚拟与现实场景的差别。

“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些行业会在新的技术场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比如在线教育、线上文旅、虚拟演唱会、商务会议、虚拟社交、游戏影视……都是可能得到突破性发展的产业。”厉克奥博说。

此外,还有被寄予重望的“工业元宇宙”,其实核心就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也是更接近实体经济的元宇宙。

“数字孪生、仿真模拟其实都是‘老’概念了,早就开始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实际应用了。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技术,而且随着软硬件的进步,数字经济肯定还会发展出更多新技术和新模式。但这也归入元宇宙?可能牵强了。”厉克奥博表示。

元宇宙里的“中国声音”

在厉克奥博看来,国外科技巨头高调进军元宇宙,国内的科技互联网公司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他们一方面怕政策导向不明晰,不敢轻易进入;另一方面又怕入局晚了,被下一时代淘汰。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因,习惯了高速增长,习惯了攻城略地,特别担心和焦虑会丢失阵地或者被时代抛弃;但是近年来,各方对于平台经济发展的重新思考更多了,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理性,会去考虑政策的风险。”厉克奥博说。

近期正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三季度财报陆续出炉的时间,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上,元宇宙几乎成为CEO的必答题。

当面对投资人关于“网易在元宇宙方面的技术能力和布局”的提问时,网易CEO丁磊表示,元宇宙是一个很火的概念,但目前谁也没有接触到元宇宙。“网易在元宇宙相关技术和规则上都做好了准备。我们相信,元宇宙真正降临的那一天,网易有能力快速抢跑。”丁磊表示。

哔哩哔哩董事长兼CEO陈睿也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说:“如果现在听到元宇宙的概念,然后再宣布布局元宇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元宇宙并不是一个产品,这个概念包含一系列技术和产品,比如虚拟现实、紧密社交体系、自循环生态系统……这些已经有公司实现了,B站也实现了一部分。但总的来说,现在所有关于元宇宙的讨论都是在资本和媒体层面,几乎听不到真正做产品的人去讨论,因为太遥远了,需要很多技术突破才能实现。”

厉克奥博也认为,如果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场景能够帮助更高效地工作和学习,那么中国公司也应该去努力,要与国际巨头去PK。“但如果是高度沉浸式的社交、游戏等,就不一定是条好赛道。今天二维游戏都能让人沉迷,如果是一个高度沉浸的生态就更容易出不来了,这一定是监管方会考虑的重要问题。”他说。

厉克奥博同时也表达了担忧:“元宇宙激发了公众对虚拟世界的过度想象和追捧,人类如果高度沉浸在虚拟世界里,进而放弃人类应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这是一种遗憾。”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也在近日公开表示,人类的未来要么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常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虚拟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陈睿也表示,技术本身只是工具,人才是动机,人决定了一个工具是能造福社会还是给社会带来负面价值。“一个技术是让人沉迷还是长知识,关键看什么人如何在用这个技术。比如,上海天文馆毕竟只有少数的孩子能够去看,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元宇宙,里面有一个虚拟天文馆,可以让整个中国的孩子都去看一看太阳、火星、土星的光环,那将是美好的事情。”他说。

厉克奥博认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有非常好的基础,可能是中国未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抛开元宇宙的概念,针对下一代互联网应该有‘中国声音’发出,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数字经济的治理当中。”厉克奥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