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就业变革正当时,数字员工成为最大变化

原创
1008 天前
1405

文/陈根

当前,随着数字化的转型,“数字员工”市场加速升温,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数字员工的应用场景。

比如,百信银行推出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江南农商银行推出vtm数字员工,此前,华为在与普华永道的签约仪式上,华为 GTS 产业伙伴建设与管理部部长周为也透露,华为内部已经有超过8000个数字员工。

数字员工的到来是喜忧参半的事实,一方面,数字员工极大提高了企业的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数字员工也是未知的,数字员工对人工岗位的代替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考验着数字员工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关系。


数字员工是什么?

想知道数字员工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先要知道数字员工是什么。显然,数字员工是形象化的称呼,而其实质则是一种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

目前,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四大咨询公司都对 RPA有明确定义,按照这四大行的定义,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RPA 是软件,不是实体机器人。第二,RPA 应用场景要满足两个条件——大量重复(让RPA有必要)和规则明确(让 RPA有可能)。第三,只要满足第二点的两个条件,RPA 可以应用于任何行业、任何场景。

当然,数字员工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发明,从1913年福特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到1954年美国德沃尔申请的专利工业机器人,再到20世纪70年代信息革命初期应运而生的软件机器人,都是数字员工的早期雏形。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业务流程自动化(BPA)的兴起,如何把业务流程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成为管理领域和IT界的热点,尤其是IBM、Oracle等科技巨头的入局让业务流程管理更上一层楼,而RPA也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BPA的最佳实践。早期RPA技术可以溯源到屏幕抓取、Macro等工具,21世纪初国外就出现了主营RPA软件产品的公司。

在国内,RPA的起步则较晚,其软件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按键精灵,从游戏脚本的自动化操作演变为日常办公的常用软件。2011年阿里巴巴的自动化运营和售后服务产品码栈在淘宝诞生。同年,上海艺赛旗公司成立,作为国内首家主营RPA产品的厂商,在2016年登陆新三板。

当前,随着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的精细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RPA的功能领域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以证券行业为例,RPA 的常用业务场景,包括业务清算、白动开闭市、定期巡检、开市期间监控、资管系统操作、托管系统操作、柜台交易系统操作、零售系统操作、财务系统操作、报表报送等。

东方证券引入了RPA之后,在工作效率上每年可节省人力工作时间至2万小时以上,每年节省人力成本 300 万元。海通证券目前有超过 10个以上的部门已经应用RPA,4年上线200多个自动化流程。

当然不仅仅是在证券行业,由于RPA更适用于操作繁复和标准化高的工作以及劳动密集型和信息系统发达的企业,因此在金融、财务、人力、制造、地产、医疗、物流、零售和政务等领域优势突出。

华为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21年,华为与普华永道在 2021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举行了 RPA+AI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华为公司透露,华为内部通过RPA 部署的数字员工已超过8000个,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财经、HR、零售、审计等各个业务领域。目前,华为的 RPA 产品已经在数字政府、交通、金融、制造等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


数字员工成为优势选择

除了具有相比传统劳动力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数字员工的发展还受到多因素的推动。

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招聘熟练的员工越来越难。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而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劳动力数量的逐渐减少的同时,就业市场的新生代员工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转变。受个人成长和社会教育环境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选择时间更加灵活的外卖骑手,也不愿进厂打工从事生产劳动岗位。

因此,“用工荒”成为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一项工业企业调查表明,约有44%的企业面临招工难问题,这一比例也是近年来的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员工与自然人员工优势互补,极大缓解了招工难题。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得不加速数字化转型,导致企业越来越重视数字员工的应用。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办公软件日均下载量激增,但办公软件更多满足的是管理职能岗位的交流需求,对于操作类的岗位则无法有效满足。疫情倒逼企业不得不借助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江苏迪普思科技公司研发出一款公益性质的“战疫数字员工”,免费为企业、社区、街道等组织提供高效专业的科技服务,支持防疫部门对流动人员的感染风险批量筛查,经过监测比对预警形成报告,及时发现风险。在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数字员工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基于此,数字员工得以快速发展。2020年,美国RPA软件巨头UiPath在资本助推下估值破百亿美元,2021年4月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继Zoom、Snowflake等企服巨头后的独角兽上市公司,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对于RPA的热情。据RPA行业推广新媒体王吉伟频道统计,2021年上半年共有18家机构投资了25个RPA项目,其中金沙江创投和红杉资本各投资了4个RPA项目。

在投资机构扶持下,RPA厂商的估值和品牌知名度都得到了快速提升,数字员工也加速走入企业。根据Gartner 数据,全球 RPA 的业务以60%的增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接受与应用 RPA,这种非侵入式的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基本能力。麦肯锡数据报告显示,世界 500强企业超过70%都在使用RPA机器人。

中国市场范围内,i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RPA行业市场规模为近20亿元,同比增长96%,市场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增速超过全球平均值。未来三至五年内,全球将会有千万规模的低端工作被企业级RPA应用所替代。可以看见,RPA机器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数字员工变革就业市场

数字员工对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未来20年内将会有47%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在工业4.0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对人类社会就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结构性失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数字员工是这场就业变革中最强有力的胜出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如何与数字员工共处成为不可回避的新问题。一方面,人机耦合将会成为趋势。为了更好地培育和释放这种新型集体潜力,需要积极面对数字员工加入职场的新变化,发挥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红利,加快实现治理方式的新变革。而这需要调动市场的创造性,只有合适的激励机制,合适的人才,才能适应数字员工带来的新变化。

同时,这需要促进人机协同,加速数字化转型。以往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是由人类向计算机发出指令来工作;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成熟,计算机将变得更加智能,可以自主完成部分工作,成为人类重要助手。人类与计算机交互、融合、共创,提升人的潜能,释放更多能力,创造更大价值。

比如,科大讯飞的数字员工已经可以在招聘、财务、办公等专业领域协同企业员工高效完成企业业务。如文档翻译,每一万字大致需要人工翻译4小时,而人机协同只需要24分钟,效率可提升9倍。

另一方面,则应该积极应对数字员工对就业带来的挑战,实际上,数字员工究竟消灭多少、创造多少、造出什么新工作,不是完全技术决定的,制度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技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究竟有多大能力、能否灵活地帮助个人和企业创造性地开创出新的工作机会,这都是由制度决定的。

比如,失去工作的人,他的能力能否转换?如何帮助他们转换能力?这些也是制度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要足够支持建立非政府组织,为丢掉工作的人提供训练,帮助他们适应工作要求的变化。

当然,挑战也是机会,对于自动化的恐慌在人类历史上也并非第一次。自从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人们就周期性地遭受被机器取代的强烈恐慌。几百年来,这种担忧最后总被证明是虚惊一场——尽管多年来技术进步源源不断,但总会产生新的人类工作需求,足以避免出现大量永久失业的人群。

比如,过去会有专门的法律工作者从事法律文件的检索工作。但自从引进能够分析检索海量法律文件的软件之后,时间成本大幅下降而需求量大增,因此法律工作者的就业情况不降反升。数字员工也如此,数字员工的研发、生产、配套服务以及品质管理、销售等岗位也都是一次职场的新机会。

数字时代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人们不仅要和人类打交道,还要和数字员工协作共事,适应和迎接“混合型”人机团队的新型工作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