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es的火爆是加密技术发展的倒退,但也是Web3核心价值的最好体现

转载
267 天前
9319
马里奥看Web3

文章转载来源: 马里奥看Web3

作者:@Web3Mario

引言:昨日偶然间从朋友处得知其在BTC铭文领域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投资回报,深深的激起了笔者踏空的心态,连续两天心情焦虑,实在令人惭愧。回忆起早些时间Ordinals技术架构刚刚发布后,笔者就研究了相关文档,但作为一名开发者让我对这个技术路径颇不以为然,当时的判断这简直是开了加密技术的倒车,因为究其设计理念似乎与一个遥远的山寨币项目Color Coin类似,就是如何利用BTC的技术架构发行一些独立的代币,但与之不同的是Ordinals并没有重新开发一条链,而是选择复用当前已经得到广泛共识的BTC网络。相比于链上虚拟机(例如EVM或其他WASM)的提出,这种架构已经被市场证实了实在有些简陋且不具有扩展性,受制于BTC并没有一个图灵完备的执行环境,相关应用层的开发相对来讲是困难的,而且它还很昂贵!甚至在所谓的正统Runes技术发布后,笔者在阅读完相关的文档后也颇不以为然,只是确定了一些标准,让所谓的BRC-20看起来没有那么简陋,而这些在链上虚拟机方案里面简直不足为提,因为设计一个ERC-20实在是一个刚入门的Web3开发者就能完成的事情……然而这些判断在实实在在的财富效应面前,简直苍白的令人觉得可笑,待平静下来后,有些相关的感想,与诸君分享,探究一下Web3的核心价值究竟为何。

The tangible fact at the root of all our thought-distinctions, however subtle, is that there is no one of them so fine as to consist in anything but a possible difference of practice. To attain perfect clearness in our thoughts of an object, then, we need only consider what conceivable effects of a practical kind the object may involve—what sensations we are to expect from it, and what reactions we must prepare.

----WilliamJames

无政府主义的后斯诺登Web3

我的很多朋友惊叹于Bitcoin的出现,就像是古希腊黄金时代一样,这似乎是一个非常规的难以解释的天才产品,然而我并不认可这个观点,我认为Bitcoin的发明完全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当时的网络环境中的一个必然结果。

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已经回顾了Web的发展历史,在古典自由主义网络时代中,逐渐形成了开放、包容、全球化和中性原则的互联网协议设计原则,然而伴随着大量Web应用的出现,互联网用户的构成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从之前的用户即coder的亚文化群体,变成了一个涵盖各类人群的具有普适性的主流文化群体,以高效率和低成本为优先的实用主义占据上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开放协议原则完全消失,和政治革命不同,技术的演进是非暴力的,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的演进是一个温和融合的过程。事实上,一部分开发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自由主义遗民,一直秉承着开放协议原则开展技术研发以及相关的概念推广工作,我们可以非常轻易的找到他们,比如自由软件基金会、电子前线基金会、维基媒体基金会等组织,他们陆续资助和推广了许多有趣的技术方案,例如Tor、VPN、SSH等,而他们,也是最早一批Bitcoin的使用者,使用Bitcoin进行资金募集,因此有理由相信,Bitcoin的设计一定来自于这部分人群,初始目的是为组织开发一个不受监管的、用于支付的、匿名电子现金系统。

随着Bitcoin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其中一部分计算机专家的兴趣,我相信Vitalik和GavinWood均属于这部分人群,借助Bitcoin最重要的原创技术:POW共识算法,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匿名的计算机系统,并由此完全改变经典的C/S Web开发范式成为了一种可能。

伴随着具有轰动性的“棱镜事件”的爆发,技术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公信力出现了极大的降低,这对新概念的推广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具有最新语义的Web3的出现,也就是GavinWood提出的Web3,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再次引用这个经典的描述:

Web 3.0, or as might be termed the “post-Snowden” web, is a re-imagination of the sorts of things we already use the web for, but with a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es. Information that we assume to be public, we publish. Information we assume to be agreed upon, we place on a consensus ledger. Information that we assume to be private, we keep secret and never reveal. Communication always takes place over encrypted channels and only with pseudonymous identities as endpoints; never with anything traceable (such as IP addresses).

这个版本的Web3的核心愿景是建立一个去权威的、无审查的,充分保护个人隐私的网络世界,这可以看作无政府主义在网络世界中经典的诠释,因此我愿意称他为无政府主义Web3。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做这么明确的区分的意义在于,我们需要搞清楚为了实现最终的愿景,用什么样的原则指导我们的应用设计,从而完成对网络的建设,才最符合我们的诉求。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指引下,对去中心化和隐私的极致追求,催生了一系列有趣的Web3项目,这类项目中成功案例通常以底层基础设施为主,回想一下那些精湛的密码学和共识算法,就不具体举例了,因为你可以找到很多大名鼎鼎的项目,但是涉及到应用层和协议层,却并不是很多,或许ENS算是一个例外。

超金融化的自由资本主义Web3

自从2013年,MasterCoin设计了ICO众筹的方式后,以加密货币作为标的物的众筹融资模式逐渐开始流行,并且伴随着ERC20等协议层的完善,极大的降低了发行和参与门槛,在2017年,ICO的发展达到顶峰。

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历史,作为标的物的Coin(也就是Token),也演化出了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实用性凭证和所有权凭证。前者类似于入场券,只有拥有这个凭证才拥有了使用目标项目的权利,事实上在ICO发展的早期,大多数的项目发行的Token均属于这个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包括Mastercoin、NextCoin,甚至Ethereum(在早期的Ethereum的设计里并不包含POS的规划)。

而所有权凭证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我认为离不开两个契机,第一个就是名为SunnyKing的极客在2012年提出了ProofofStake(POS),并且开发了Peercoin,我认为这个概念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次提出了一种使用Token承载某个专属网络所有权的范式设计,(虽然在这里,Token承载的更多是一种分红权),而后围绕着网络所有权的范式设计成为了热点,并伴随着2018年,EOS的ICO迎来了发展的顶峰,然而过度的发展泡沫,以及迟迟无法兑现的应用大爆发,使得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

而所有权凭证的第二个发展契机,我认为可以追溯到Compound发行Comp,这也彻底开启了超金融化的自由资本主义Web3时代。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所有权凭证发展的重点都集中在对于底层网络所有权的分配,而应用层似乎并没有响应,事实上现在一些耳熟能详的Dapp项目的诞生是非常早的,那时“管理员治理”+ “付费制“基本上是主流模式,直到Comp的出现,通过Token承载应用的所有权实现“社区共同治理”+围绕这Dapp关键用途的“Mining激励”的Dapp开发模式逐渐获得了广泛认可,并且快速发展。由于丰厚的财务回报、顺滑的退出机制和自由的市场环境的特征,使得大大小小的投资者们携带着海量的资金进入到Web3,类似古典自由主义网络的变迁,行业再次伴随着主要用户构成的变化而迎来了变化,Web3的含义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Chris Dixon下的定义:

Web3 is the internet owned by the builders and users, orchestrated with tokens. In web3, ownership and control is decentralized. Users and builders can own pieces of internet services by owning tokens, both non-fungible (NFTs) and fungible.

至此区别已经非常明显了,Web3从原本的对去权威和个人隐私的追求,逐渐转变到了通过数字资产承载网络所有权,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再分配。在这样的愿景下,数字资产的私有制和一个绝对自由的市场是终极目的,而去权威和个人隐私退化成了保证上述两个目标的手段,这是一个重要的变革,这基本上完全等同于自由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的追求(事实上在政治哲学中,自由资本主义基本上等同于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无政府主义)。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指引下,对数字资产承载的价值类别和所有权分配方式的创新成为主要演化方向,基本上,在最近激烈发展的去杠杆化浪潮到来之前,Web3行业中的主要创新集中在此。我们需要非常明确两者的不同,因为这将带来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估标准,某些Web3项目在无政府主义Web3支持者看来非常优秀,但在自由资本主义Web3支持者看起来却索然无谓,当然也存在完全相反的情况,归根到底,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

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将继续成为Web3的核心驱动力

搞清楚这两个主张的区别后,我希望可以探究下一波Web3的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可能是什么。从我个人而言,我更认可实用主义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判断某个观念或事物概念的意义在于这个观念对人的行为上发生了什么效果,产生了怎么样的价值,依托于形而上学的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通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也认可社会主义。

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我认为网络世界的发展大概率会沿着一个折衷的、低摩擦的路径发展,还记得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网络意识形态图谱么,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古典自由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Web3和自由资本主义Web3划归到同一个片区,这是个技术权威主义网络相对的部分,而未来的网络世界意识形态会在蓝色阴影部分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而驱动这个发展的核心在于,是否会有新的、更具普适性的价值主张被发掘,而从已有的一些成果上来看,我认为数字资产基本上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将继续成为Web3的核心驱动力。

首先我需要声明的是,我并非不认可关于去中心化和隐私保护相关工作的价值,相反,我认为相关的成果通常是具备启示性的,只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目标通常以密码学技术的演进为前提,受制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在这个理念支持下的一些产品大都在性能表现上不尽如人意,或者说相比于一些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产品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由于密码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具有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的特征,而以当前Web3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相符,而且我不认为这个局面短时间内会有改变。

然而针对数字资产的讨论,情况将变得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感慨于Web3世界中的关于数字资产所有权(或者说加密资产)设计的精巧性,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包含三个方面:

  • 一种只依赖技术担保的所有权确认方法;
  • 一种在物理形式上确保所有者对数字资产的支配具备排他性的数字资产实现方法;
  • 一种依托于网络的数字资产转移方法;

毫不夸张的讲,在此之前的任何技术方案和具体的产品对于数字资产的实现都不如Web3方案完美,而这也为Web3中的数字资产带来了更具实用性的价值,那就是高流动性和低成本的信任引导,为网络世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我认为,下一波Web3的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将继续是围绕数字资产的创新,而且简单来讲,创新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 范式创新:类似FT和NFT,每一种新范式的数字资产的提出都为Web3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因为新范式的提出给人以创新的具体边界,具有指导意义。表面上来看,Fungible和Non-Fungible,这一对意义相反的类别已经足以涵盖所有类型,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是不对的,想象一下性别,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性别二元论理所当然,再看看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事实上,我认为提出一些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不同特征的Token范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Fungible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会有更多的维度被发现,当然创新的前提是要提出对应范式的具体应用场景才是有价值的。就在最近,Runes等新的数字资产载体的提出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 价值创新:通过某种经济模式或某种应用设计,结合已有的FT和NFT范式,承载某种新类型的价值,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新方向。以FT为例,我认为当前的FT承载的价值大体上可以抽象成以下几种类型,实用性价值、成长性价值、分红权价值和治理价值,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详细分析这四种价值类型的不同点。结合目前行业的发展,我认为信用价值很有可能作为第五个维度,对此进行补充。

* 业务创新:这类创新通常以具体的业务作为突破口,尝试着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效果,这里我认为会有两个具有潜力的创新路径,第一个是传统互联网业务的转型,利用数字资产的某些特性部分优化或改造现有业务模式,形成新的竞争力,第二个是对现有结合数字资产的使用模式的优化改造,或者也可以叫做对通证模型的创新,这类创新通常可以起到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的效果,类似于YieldFarming、X-To-Earn等均属于这个范畴;

综上所述,我认为Runes等协议虽然在技术角度来看似乎是一种倒退,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数字资产载体,其价值仍然值得被认可。究竟未来的Web3发展成什么样子,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