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体》,读懂科幻中的竞争战略思维

转载
10 天前
6354
一个旅人的日和夜

文章转载来源:一个旅人的日和夜


兵者诡道:三体人的计谋

文/路江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教授)

思维透明

《三体》中有一个重要设定:三体人的思维是透明的,而人类想的和说的可能不一致,这就导致人类在计谋上可能超过三体人。基于这个假定,联合国制订了面壁计划,试图通过面壁者个人进行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瞒过三体人派在地球的智子对人类的监视,在与三体人的竞争中取得一些优势。

三体人的思维是透明的,这件事情是三体人通过智子告诉地球三体组织领导者伊文斯的。智子说:三体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想”和“说”不是同义词。三体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交流器官,大脑思维是通过电磁波直接显示出来的。与三体人不同,人类是用大脑想问题,但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思想,这就造成思维和表达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人类中的思想者相对于他人具有信息优势。

三体文明在通过智子把“三体人的思维是透明的”这样一个信息传递给人类之后,说了一句“我害怕你们”,就切断了和包括地球三体组织在内的所有人类的联络。从此,三体人在相当长时间对人类而言真的成为“不透明”的了。

联合国从地球三体组织那里获得这个情况后,制订了面壁计划。面壁计划的核心,就是选定一批战略计划的制订者和领导者,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思维制订战略计划,不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交流计划的真实战略思想,完成的步骤和最后的目的都只藏在他们的大脑中。面壁者对外界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完全的假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伪装、误导和欺骗。

大多数读者读完《三体》,会认为三体人的谋略的确不如人类。人类有面壁计划、云梯计划、雪地计划、掩体计划等,三体人好像没有什么计划。但实际情况是这样吗?三体人的计谋的确比人类差吗?

诡道十二法

《孙子兵法》有言:“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这被称作“诡道十二法”。后世的“三十六计”,其实就是从诡道十二法引申出来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明明能打,但我假装不能打。明明要用这种打法打,但我假装不用。明明我在近处,但我先要假装在远处。明明我在远处,但我先假装在近处。用小利来引诱对手。制造混乱来攻取对手。对手力量充实,耐心等待时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对手性格暴躁,就挑逗他。对手很谨慎,让他骄傲,让他狂妄。对手休整良好,折腾他,让他疲惫。对手内部团结,把他变成孤家寡人。

“故能而示之不能。”三体人的思维是透明的,在他们思考的同时,显示器官就把思想表达出来了,这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假象,人类从来没有机会直接验证过。在三体世界,发生过这样一件事:1379号监听员在收到叶文洁发出的信号后,回复了警告信息。三体世界的元首召见了负责监听系统的执政官,元首问:“你怎么能让这样的脆弱邪恶分子进入监听系统呢?”监听执政官回答:“监听系统有几十万名工作人员,严格甄别是很难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三体人的思维都是透明的,那么,他们就无法在上级的监督下隐藏自己的想法。三体人告诉人类,他们的思维是透明的,可能就是要麻痹人类。三体人明明能隐藏想法,但假装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在末日战役中,人类庞大的太空舰队被小小的“水滴”击败。相对于人类而言,“水滴”本身很强大,但它的体积很小。三体人最初发射了10个“水滴”,但在飞行过程中有9个落后了,只有1个“水滴”先行到达了太阳系,这也很容易让人类低估“水滴”的航行能力。“水滴”的攻击力很强,但它的外形非常优美,这很容易让人类误认为这一个探测器,甚至是一件艺术品。“水滴”是来消灭人类太空舰队的,而不是来和人类谈判的,更不是三体人赠送的艺术品。这一点,人类在太空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时才明白过来。三体人明明要用“水滴”打击人类,但假装不用。

“近而示之远。”罗辑在建立对三体文明的威慑时,提出了三个条件:(1)让“水滴”停止向太阳发射电波;(2)让正在向太阳系行进的9个“水滴”立刻飞离太阳系;(3)三体舰队不得越过奥尔特星云。三体世界一共向太阳系发射了10个水滴,在威慑纪元开始后,三体人坚持在太阳系留下了4个“水滴”,理由是确保引力波发射器不被人类极端势力劫持。三体人声称,其他6个“水滴”都已远离太阳系。然而,当程心成为执剑人后,这6个“水滴”立即高速冲向地球,它们出发的位置就在人类设定的警戒圈外围不远。其中3个利用太阳为背景,借助凌日干扰掩护自己,另外3个则混杂在漂浮于这一区域的一堆太空垃圾中。三体的“水滴”明明在近处,但却假装在远处。

“远而示之近。”三体文明在发现人类文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建造太空舰队,第二件事就是向地球派出智子。虽然三体太空舰队需要450年才到达地球,但智子却可以接近光速到达。智子虽然全面控制人类活动,但其本身没有任何攻击力。智子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产生威慑。例如,智子计划之一是“神迹”,就是耍一些地球人无法识别的小花招,好比在汪淼视网膜上呈现倒计时数字,目的是让人类害怕。再如,化身人形的智子在人类中活动,命令全体人类移民澳大利亚,此时的三体第二舰队还需几年才能到达地球,但三体人的威慑力已经呈现出来了。三体人明明在远处,但假装在近处。

“利而诱之。”威慑建立之后,三体世界开始向人类输出技术,最初人类以为三体只会给一些低价值的技术,谁知三体在短时间内系统地传送了海量的知识信息,主要是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等,每一类都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三体世界对此的解释是,为了表达对地球文明的敬意。三体人称:人类文化使三体世界睁开了一双新的眼睛,看到了生命和文明更深层的意义。如果我们对后续发生的故事有所了解,就知道这些话都是胡扯。当人类对三体世界的威慑解除后,三体毫不犹豫地开始了人类清除计划,先是把全体人类迁移到澳大利亚,后来逼迫人类互相残杀。三体人正是用小利,引诱人类一步步走入毁灭的深渊。

“乱而取之。”长期在混乱的环境中求生存的三体人,特别了解如何制造混乱,并从对手的混乱中获得利益。在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接触的初期,就利用智子不断在科学家群体中制造混乱,借此扰乱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三体之所以利用“水滴”撞击人类的太空舰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很难估计到三体会用这种方式进行攻击,因此,在战争爆发初期产生了巨大的混乱。在强迫人类移民澳大利亚的过程中,三体有意制造了澳大利亚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中的武力不均衡,造成澳大利亚原居民和新移民之间的冲突,导致数千万人在混乱中丧生。

“实而备之。”在罗辑成功建立了威慑体系后,三体人不得不帮助人类在地球上建设了23台引力波天线。后来,三体人利用人类中的极端组织地球之子对引力波发射台的袭击事件,说服人类同意拆除了其中20个引力波天线。此后,三体人又利用地球上温和的鸽派与强硬的鹰派都不喜欢罗辑的这一情况,成功地诱导人类选举出程心这样一位执剑人。在程心成为执剑人的那一刻,三体人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迅速发动了向地球的全面攻击,迅速清除了三个引力波天线,并封锁了太阳电波放大功能的全部频段。罗辑建立威慑体系后,是人类文明相对三体文明最具实力的时候。但三体就像一个狙击手,认真伪装自己,耐心等待时机,一击毙命。

“强而避之。”和地球文明相比,三体文明很强大,但和其他高等级文明相比,三体文明又很弱小。在地球文明面前,三体文明恃强凌弱,但在其他更高等级文明面前,三体文明却唯恐避之不及。在“万有引力”号启动了引力波广播后,三体星系的位置暴露了,太阳系的位置也同时暴露了,太阳系和三体星系一样成为高等级文明可能的打击目标。就在此刻,三体第二舰队马上转向离开太阳系,所有“水滴”也从地球撤走了。很快,三体星系遭到外星文明的“光粒”打击,只有不到1‰的三体人逃了出来。4年之后,地球上的人类才观察到三体星系被毁灭的情况。这时,尚且留在地球上的智子才告诉了人类这个消息。看三体人多么有心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怒而挠之。”人类的面壁人2号是委内瑞拉总统雷迪亚兹,他的计划是在水星安装大量恒星型氢弹,通过爆炸使水星减速进而坠入太阳,由此使太阳喷出螺旋形物质,把其他行星依次拉入太阳,从而毁灭太阳系。雷迪亚兹打算以此威胁三体人,使其放弃占领太阳系的意图。当破壁人当面揭穿雷迪亚兹的真实意图后,雷迪亚兹变得异常狂暴,大叫“我扭断你的脖子!”雷迪亚兹的暴怒说明了破壁人已经猜出了他的真实意图,这使他的计划大白于天下。虽然破壁人都是地球人,但他们好像也从三体人那里学到了喜怒不形于色。例如,三体元首面对1379号监听员和负责监听的执行官都喜怒不形于色。当智子在三体母星上展开成巨大的反射镜,威胁到三体人的安全时,三体元首仍能保持镇静,命令道:“让太空防御部队摧毁它,我们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三体人在对手性格暴躁时就挑逗他,而自己却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卑而骄之。”在危机纪元开始时,常伟思将军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现在可能已经在智子的监视之下了,以后任何秘密都将不复存在。”随后,所有参会者的视网膜上都出现了5个字:“你们是虫子!”此时的三体文明,对人类文明充满蔑视且毫不掩饰。在人类对三体文明的威慑系统建立起来后,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说是交流,实际上是三体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映射。人类自始至终都得不到关于三体世界的任何细节。对此,三体文明称,自己粗陋的本土文化现在还不值得展示给人类,一旦展示,可能会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宝贵交流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于是,人类开始认为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阳光真的照进了黑暗森林。作为读者,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三体文明玩的计谋。从“你们是虫子”,到“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三体人的卑而骄之玩得真溜。

“佚而劳之。”当罗辑从冬眠中醒来,史强告诉了他过去这一百多年发生的事情:人类在受到三体入侵威胁后抓紧备战,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环境持续恶化,进入了持续50年的大低谷时代,世界人口从83亿降到 35亿。此后人们认为应该好好生活,不必想未来的战争,于是有了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然而,不久之后,大低谷前太空战略中的那些技术障碍,竟然一个接一个都突破了。人类利用这些技术建造了规模庞大的太空舰队:亚洲舰队、美洲舰队、欧洲舰队,每个舰队的经济规模都相当于整个地球的经济规模,成了独立的政治实体。在史强的讲述中,他认为技术障碍莫名其妙被突破这件事情很诡异,罗辑认为是启蒙运动带来的结果。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三体故意让人类在某些应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从而投入大量资源生产太空战舰,从而走进技术发展和资源消耗的死胡同,不再有精力考虑其他的技术路径。

“亲而离之。”“人类不感谢罗辑”,这句话,很残酷,但也很现实。作为面壁者,罗辑建立了威慑体系。作为执剑人,罗辑与三体人对峙了54年,在此期间他一直手握威慑系统触发器,把自己变成了一座雕塑、一个传奇。然而,在威慑体系带来的和平年代中,生活的人类却重新变成了婴儿,他们认为罗辑已经成为一个权力巨大的独裁者,一个不可理喻的怪物和毁灭世界的暴君。人类开始考虑更换执剑人。理想的执剑人应该是三体人害怕他/她,而人类不害怕他/她,但这样的组合很难找,于是人类选择了自己不害怕的执剑人程心。程心之所以能够当上执剑人,恐怕也有三体人的推波助澜。在程心出院的那一天,智子就要见她。智子一副温柔女子的打扮对程心说:“我们女人在一起世界就很美好,可我们的世界也很脆弱,我们女人可要爱护好这一切啊。”话犹在耳,当程心还在为是否按下威慑系统触发器按钮而犹豫时,三体人已发动了攻击。人类,总是做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三体人的狡诈。也许三体人一开始给地球人类的“傻白甜”印象就是误导。一个在200多次轮回中艰难发展起来的文明,如果没有战略规划能力是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管理启示录

紧跟对手,弯道超车

如果问谁才是《三体》中的第一主人公,答案可能不是罗辑,也不是程心,而是“智子”。虽然罗辑和程心出现的频次远远高于智子,但只有智子出现在了《三体》的第一至三部中。智子早在危机纪元之初就到达了太阳系,在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的抗争中,智子一直与人类如影随形。后来,虽然智子宣称全部撤出了太阳系,但人类并不能确认这一点。最后,在647号小宇宙里,智子与程心和关一帆再次相遇,并一同回归了大宇宙。鉴于智子的各种“超能力”,不难想象,智子对人类的了解比人类对自己的了解更深入,而三体文明正是依靠智子,牢牢地控制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从人类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华为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对手,比对手更了解对手。华为早期非常擅长跟随策略,无论多么强大的对手,只要遭遇华为的跟随,就难以摆脱。越是想甩掉,就越甩不掉。

2014317日,小米推出红米Note,广告语为“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2天后,华为荣耀推出新品荣耀3X ,广告语为“更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同年48日,小米举办“米粉节”;华为在同一天举办“荣耀狂欢节”。小米举办“小米主题设计大赛”,口号为“这次,我们整点大的”;华为也举办“华为EMUI全球手机主题设计大赛”,口号为“这次,我们整点更大的”。710日,小米公布“2014小米年度发布会”的消息 2小时后,华为也公布了将在722日举办发布会的消息。

雷军深受荣耀的困扰,发文“讨伐”称,华为终端本质上不等于华为,某些人无节操的做法严重抹黑了华为无比宝贵的品牌,让每个人心痛。他还“叫板”余承东:“拿出世界500强的胸怀,认真管管华为终端的风气。”余承东迅速澄清,荣耀并没有黑小米,并@雷军说:“我们无法也不能去控制互联网上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没有大气量,无以成大器。坚持做好自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吧!”敌人易怒就想办法激怒他,使其丧失理智;敌人谦卑、谨慎,就要设法使其骄傲自大。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含义。

20129月,三星推出Galaxy Note2。发售首月销量即达300万台,头2个月销量达500万台,整体销量更是超过3 000万台。面对来势汹汹的三星,华为必须要做出抉择—跟还是不跟?华为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三星Galaxy Note系列成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只有当我们能精准地看到对手成功现象背后的原因,才能正确选择自己的行动路径。

华为也意识到了三星所看到的关键点:对中国市场而言,大屏设计方案不仅适用于商务用户,更重要的是,它与视频风潮的盛行紧密契合。2013年被称为中国4G元年,4G牌照于2013年年底正式发放。这标志着国内移动互联网正式迈入高速的4G时代。随着流量价格日趋走低,视频风潮的爆发是可能性极高的事。20133月,在Galaxy Note2发布短短半年后,华为就推出了同样主打大屏设计的Mate系列。

本文摘编自《科幻中的战略思维》

作者:路江涌

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教授路江涌力作,凝结20年EMBA、MBA、DBA管理智慧,揭示科幻与战略的底层关联,揭示科幻中蕴含的战略要义。


三大宇宙,聚焦科幻小说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科幻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延伸和展开以及科幻小说精彩情节背后的竞争战略,揭示企业发展方向与组织的要领,探讨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对于企业战略的重要性,阐释企业如何才能从熵增到熵减,成就基业长青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