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PufferFinance构建的UniFilayer2解决方案?

转载
47 天前
7629
链上观

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市场围绕Based Rollup这种创新L1-Sequenced排序方式讨论有很长时间了。 Puffer Finance最近顺势基于Based Rollup+原生AVS验证系统构建了一套UniFi layer2解决方案。如何看待呢?接下来,谈谈我的理解:

1)Based Rollup本质上是把“排序”功能外包给L1主网的一种解决方案,L1的Proposer在构建区块时会直接对Based Rollup提交的交易进行打包处理。这样可以解决layer2饱受诟病的中心化Sequencer问题。

但问题是,Based Rollup只能做排序,并无法直接干预layer2的链下共识一致性问题。简单而言,如果N条Based Rollup layer2出现,大家和以太坊主网都是点对点的关系,脱离和以太坊的单线连接,这些layer2之间想达成可交互操作性就不太可能了。

因此,UniFi解决方案的思路是引入了AVS去中心化验证服务,继而为Based Rollup提交到主网的交易在“排序”之外提供“验证“服务。

AVS(主动验证服务)是一种依赖L1验证节点提供额外安全共识的验证服务。Eigenlayer协议已经撮合了很多AVS落地应用场景包括Oracle、去中心化Sequencer、MEV、intent交易等等,本质上都是在做Pre-Confirmation的预处理工作。

不同的是,Puffer和Eigenlayer一样也是以太坊生态的节点验证基础设施,Puffer可以直接基于自身的AVS验证系统来推进Based Rollup的落地。

这样不仅落地了UniFi 这种新型Based Rollup layer2解决方案,实践了AVS为layer2提供安全共识的可能性,同时也会基于这套Pre-Confimation机制提供的预处理机制,成为当前割裂态layer2的统一可交互操作中心,也就是说layer2和L1的点对点关系,可以变成layer2和UniFi服务包的多对点关系。

2)具体如何做呢?

用户在UniFi layer2发起交易,交易批次直接提交到layer1 Proposer节点负责打包,交易排序后再经由AVS的节点提供安全共识“验证”服务,进而达成一层“快速”预确认。区别于传统layer2 Batch交易后要先在layer2进行链下确认,再在主网获得finality最终确认。

UniFi layer2整个过程只参与接收并执行交易的职能,其他排序和验证等工作均在主网完成。用例子说明:用户在UniFi进行Withdraw提现,可以获得快速确认,而不像OP-Rollup一样需要等待7天挑战期。

为了进一步优化终局性Finalitiy速度,UniFi又开发了TEE+Multiprover双重验证架构,该架构将验证流程部署在TEE(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飞地中进行隔离处理,使交易在等待L1最终确认前,能先获得TEE节点集群的快速预确认,实现毫秒级的共识验证。

TEE组件的引入不仅充分利用了验证节点的硬件算力优势,更为AVS的共识机制提供了标准化的安全保障体系,从而建立起高效可靠的双层确认机制。

3)如此这般,UniFi的layer2解决方案就抽象出了两个可封装的服务:

1、去中心化Sequencer服务,复用L1的Validators来处理layer2提交的交易并负责排序,用这种方式可消除当下layer2依赖中心化Sequencer的问题。

2、去中心化可交互操作性平台,我们把UniFi Rollup链当成Puffer主网Proposer排序节点+AVS验证服务商品化封装落地的第一个服务。理论上,该组件服务就可以可组合给更多的layer2链应用,当更多的layer2加入 UniFi构造的Rollup架构内时,UniFi就可以作为诸多layer2链之间无需信任的资产桥接通道,同时也可以提供统一的流动性和应用撮合新服务,让layer2链通过UniFi实现可交互操作性。

以上。

Based Rollup的底色本质上就是另一种更依赖以太坊主网功能(Proposer +AVS)的新型“Rollup AS A Service”服务范式。既能让layer2享有更多以太坊主网的安全和去中心化特性,同时又让Based Rollup和AVS这种新构建的封装服务有更大的市场落地。